芯体内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液体区、两相区和蒸汽区。从汽液界面上产生的蒸汽全部流入蒸汽通道,在出口处流速*大,由于液体区的速度相对汽体区来说很小,所以只能看到蒸汽的速度矢量,结合可以分析出: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在齿顶周围的液体首先汽化成蒸汽,蒸汽压力比周围的液体要高,但是由于毛细力的存在,使得产生的蒸汽定向地向蒸汽通道流动而不会回灌到液体流道中,汽液界面附近的液体工质在毛细力的作用下不断补充进来,也形成了定向流动,正是由于工质的定向流动,阻碍了热流进一步向下传递,当达到平衡时就在芯内形成一个动态稳定的汽液界面。
蒸汽区的斜率要比液体区大,原因是蒸汽区的有效导热系数要比液体区小,而热流密度比液体区大,所以蒸汽区温度梯度比液体区的大;是芯内沿着ABCD方向的压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看出,在两相区中有一个阶跃,这就是毛细抽力P,也就是整个CPL回路的动力源,从A到C的过程中,除了毛细力引起的阶跃外,由于定向流动的存在,压力是下降的,A和CD的压差就是外管路的压损,也就是说,毛细抽力除了克服芯内的流动压损外,还提供了CPL整个外管路运行的动力,它是CPL回路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