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上半年价格走势平平,利润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跌,下半年能够缓解这种情形只有保障房了。
保障房能不能打破钢材市场这种僵局,一些专家持怀疑态度。现在先不讨论保障房实施的难度大不大,在其需求本身,钢铁需求量比例并不是很大。
2011年以来,国内钢铁发展趋势整体不乐观。但螺线品种钢价却呈现着阶段性小幅攀涨。
报告显示,今年钢铁或将最高到达4900大关,在2月份,6月份,进入8月份,钢材价格再次升高,达到4880元/吨。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中,政府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比“十一五”同比增长220%,其中,2011年计划开工1000万套。
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用钢量在60公斤,每套面积按50~60平方米来粗略测算,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确能够带动建筑用钢需求,预计将达3000万~3600万吨。由于房地产用钢中的90%为螺纹钢和线材,所以今年如按既定目标完成保障性住房目标,螺线需求量将达3000万吨左右。
虽然步入9月,保障房建设短期还会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对钢材市场还是会有比较明显的拉动。但随着进入第四季度,这一需求影响会逐步减少。第四季度随着开工率的基本完成,用钢量减少,保障房建设对钢市的拉动作用将放缓。
在下半年钢材市场走势前景堪忧时,保障房被自然而然地视为最后“救命稻草”。然而,部分对后市仍有担心的贸易商似乎并无找足信心。
从整个市场需求来看,保障房建设用钢需求量本身在螺线年产量中占比并不大。
更何况,下半年保障房建设实际问题很大,能不能按预期目标实现也是未知。原因不仅包括未开工的原因如资金和拆迁问题未解决,还包括由于保障房在钢材消费上采用的批次进货对淡旺季的冲击,同时目前在建项目施工速度并不快。
所以保障房具体能不能缓解钢材市场的僵局,我们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