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载流量的含义:
其是对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的时候会通过的电流量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的一个具体数值。在热稳定的条件之下,当电缆导体达到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的时候,那么,电缆载流量也可以被称为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载流量的用途:
电缆无疑是用来输送电能的,电功率的计算式为(之前也更新过电缆载流量的计算公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W=1.732×U×I×COSφ;
在这个公式中:
W代表着电功率,单位为kW;
U代表着电压,单位为kV;
I代表着电流,单位为A;
COSφ代表着系统自然功率因数。
那么,由上式可见,只要想要输送电能,线路中就必须要有电流流过。电缆线路通过的电流越大,输送的电功率也就越多。
电缆载流量,其实指的就是线路导线可以输送的电流量。具体到每种规格的线缆,其所允许的最大载流量,国家都出台了明文规定,不可以私自更改。
在电缆线路运用的时候,负载要达到的最大负载电流,必须要小于导线在空气中的长期允许的载流量。
例如:
25mm2的铜芯线,在空气中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一般为105A,当你的主运行设备工作的时候,运行电流就只可以小于或者等于105A,决不能大于105A,就是这个意思。
影响电缆载流量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导线自身具备的属性是影响载流量的主要内部因素,增大电缆线芯的面积、采用高导电材料、采用耐高温并且导热性能较好的绝缘材料、减少接触电阻等等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载流量,接下来就来分别说一说其内部因素的特点。
1.增大线芯面积以提高载流量:
线芯面积(即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呈正比,铜线的安全载流量一般情况下为5~8A/mm2,铝线的一般为3~5A/mm2;
2.采用高导电材料提高载流量:
如果采用铜线替换铝线,在同等规格下可以提升大约30%的载流量。在某一些高要求的场合甚至会采取银线;
3.采用耐高温且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以提高电缆载流量:
虽然绝缘材料耐温可以达到100℃以上,但人们通常会考虑实际敷设条件以及线路安全等问题,都会适当降低允许使用温度,但这个在各个国家规定也是有些许不同的。
影响载流量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环境是影响载流量的主要外部因素,合理地加大电缆之间的基础距离、选择更为适合的敷设地点等手段都可以有效提升载流量。
1.合理对电缆进行排列,加大电缆之间的间距:
导线并敷的时候,会形成邻近效应以及集肤效应,使电荷集中在导线截面的局部位置,大大降低了导线允许的电缆载流量。并且多条线缆并敷会导致热量集聚,从而也会降低载流量。
2.将电缆线敷设于散热更为良好的地段,并且为其填充导热介质:
在需要计算导线载流量之前,线缆所处的环境温度应该为:
如果于空气中敷设,应取30℃;
如果埋地敷设的时候,应取25℃;
也可根据当地温度资料进行取定。
一句话总结:环境温度越高,线缆允许的载流量也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