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属回收 > 正文

浅谈挤塑工序中工艺配模

浅谈挤塑工序中工艺配模  第1张

  浅谈挤塑工序中工艺配模

  随着中能集团2009年前进的步伐,我们已经走过了春天,开始迎来了阳光灿烂的夏季。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能集团不但丝毫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且以更昂首的姿态去面对它,一方面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先后购买了全自动硅烷交联装置、打盘机、两台编织机、框绞机和笼绞式成缆机,将车间闲置的SJ90-25挤塑机开动,对SJ-150H挤塑机进行分流器更新和收放线装置改进,新订购了PND/B2 400、PND/B2 500、PND/B2 630、PND/B2 800、PL/2 3150工装线盘等等,大大提高了车间设备的产能; 面对金融危机中能集团内部不仅没有裁员,反而继续扩大招工规模,继续招聘应届大学生,为社会分担压力,负起社会责任;同时开放职工网吧,增加活动室设施,提高职工工作餐质量,为职工安排周末影院,组织职工篮球比赛和职工业余足球队等等,丰富了文化生活,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精神和物质上的生活质量,使得职工能够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和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对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期望。同时中能集团在面对金融危机下的电缆行业市场状况中也意识到,必须开发新产品来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自我科技创新,才能更加适应当前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式。乔总在年初的开年大会上就指出的线缆基地新产品开发做为今年的重点之一。通过以上的信息使得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了中能集团2009年注定要逆流而上,开拓未来的决心!

  如今线缆基地的生产状况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同时存在订单量大,人员不足,缺乏经验,设备未完全到位等因素对生产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在线缆基地姜总的带领下,正逐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全体员工都团结一心,努力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同时线缆基地领导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鼓励员工发掘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损耗,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利用了设备生产能力。我们在争取产量的同时也把重点放在了产品质量上,尤其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外护套挤塑。外护套的表面和圆整度就像人的脸面一样,直接关系到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评价,所以做好外护套的挤塑至关重要。

  我目前在技术部主要负责工装测绘和整理,同时跟随领导重点学习挤塑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工艺配模和挤压式模具选择方面的知识。

  挤塑工序的操作工首先要掌握工艺配模的知识,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

  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下面我来介绍有关工艺配模的知识。

  首先谈谈模具的选配依据: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据线芯选配模芯,依据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主要是依据挤出塑料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

  拉伸比:K=(D12-D22)/(d12-d22)

  其中:D1 ——模套孔径(mm);

  D2 ——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1 ——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2 ——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的塑料其拉伸比K 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烯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下面接着谈谈模具的选配方法

  ①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②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③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④选配模具: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挤管式模具配模的理论公式

  模芯:D1=d+e1

  模套:D2=D1+2δ+2△+e2

  式中:D1——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2——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e1 ——模芯放大值(mm);

  e2 ——模套放大值(mm)。

  放大值e1或e2的说明:绝缘线芯模芯放大值e1为0.5~3mm;绝缘线芯模套放大值e2为1~3mm;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1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电缆为2~4mm;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放大值e2为2~5mm。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