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损伤是由于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因素所发生的作用过程。损伤原因除了与机器本身结构和质量有关外,装配工作准确性和正确的维护和操作等情况有密切关系。为了研究方便,通常把它划分为若干方面来加以研究讨论。
零件在机械摩擦下的磨损
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整,在零件配合表面接触时,某些地方的凹凸不平,相互哮入。它们实际相互接触的表面积,仅名义表面积的1%~0.1%。
在相对运动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外力作用下,表面上的凸起部分分别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玩去、压碎、剪切等),由于摩擦面上的金属微粒不断脱落和破坏,使零件尺寸,形状及配合关系逐渐恶化,当间隙增至某一数值后,由于冲击附加力的影响,摩擦的磨损迅速增长。有时由于实际接触面积极小,在接触点上的实际单位负荷要大得多。例如滑动轴承在计算时,它的单位负荷一般取1c㎡为30kg,实际上个别点可能达到30000kg/c㎡。这样的负荷下摩所所产生的热,使零件局部温度上升450~1000℃,滑动轴承上的耐磨合金就会烧损或因受热而胀裂,有时会在零件表面上形成刮纹现象。新的或修理后的机器在不正确的磨合条件下,或没按要求进行修理,装配的机器,也常会产生这种现象
但也不是说零件表面绝对光滑最好,在零件表面上有些微小的凹坟及极小的不平度是十分必要的,它们有贮油和微量减温的作用。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最好相当于该表面经正确麻合后的表面粗糙度。
机械磨损基本上是表面彼此作相互运动所发生的摩擦力作用的结果,摩擦的种类对机器的零件摩控磨损影响很大。
上一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下一篇:施工现场卫生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