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的该种开关主要用于油浸变压器中,开关也以变压器油为绝缘介质。有个别用于干式变压器的开关,也是由油浸开关脱胎而来,结构形式没多大改变,只是加大了结构尺寸。这些开关大部分为圆筒形,其切换开关部分采用旋转凸轮打开或接通各通断触头,其凸轮面受滚动和滑动两种摩擦力作用,受力条件恶劣,振动强烈,噪音大,使用寿命短。分接选择器中采用槽轮机构传动,动触头为宽夹板式,能跨接两触头,属带电移动触头,速度不均匀,运动不平稳,容易造成触头烧损。定触头排列主要是圆筒形,而干式变压器的分接触头是一平面型,所以引线相互交错,容易造成线间短路或线端错接现象。由于上述问题,该种开关已不能适应干式变压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尤其适合干式变压器的有载开关,增加了该种开关的可靠性,缩小了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它仍涉及动力装置、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动力装置由电机和减速箱构成,与切换开关和分接选择器动力连接,它的主要特点是:切换开关由上箱体、下箱体、偏心轮、弹簧、凸轮、限位器和通断触头构成,上箱体和下箱体用导杆连接在其壳体上,并且可沿导杆往复移动,在上箱体和下箱体分界面之间用导杆导向设置两端顶在上箱体和下箱体内壁上的弹簧,也可在弹簧的两端设置串在导杆上的套,让该套的外端面顶在上下箱体内壁上,在上箱体上设置偏心轮,当偏心轮转动时带动上箱体往复移动,在下箱体上设置用偏心轮或者上箱体控制的限位器,当偏心轮转动带动上箱体移动时,譬如说上箱体向右移,下箱体在限位器作用下静止不动,这时弹簧被压缩,即上箱体左内壁压在弹簧左端上半部,弹簧右端下半部压在下箱体的右端内壁上,当偏心轮继续转动、上箱体移动中即将达到上箱体的右止点时,偏心轮或者上箱体的凸点压迫限位器控制端使限位器释放,下箱体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快速右移,综上起到偏心轮的转动转化为下箱体快速移动的作用,同理,偏心轮转动带动上箱体左移时,完成下箱体快速左移的动作。在下箱体的曲板上设置凸轮,凸轮与通断触头的动触头经过绝缘子连接,当曲板随下箱体快速左移或者右移时,凸轮带动通断触头的动触点向上或者向下,从而使通断触头打开或者闭合,通断触头的静触头固定在一个定板上。分接选择器在切换开关的下方,由间歇齿轮副、单数触头丝杠、单数触头动板、单数定触头、双数触头丝杠、双数触头动板和双数定触头构成,间歇齿轮副由间歇齿轮和其两边的齿轮构成,其中一个齿轮固定在单数触头丝杠的上端上,另一个齿轮固定在双数触头丝杠的上端上,单数触头丝杠通过丝母与单数触头动板连接,双数触头丝杠通过丝母与双数触头动板连接,两动板上下排列,单数定触头和双数定触头竖直排列,固定在触头动板侧边上的动触头分别与定触头形成的直线列左右位置对应。动力的连接是在中部设置一个竖直传动轴,分接选择器中的间歇齿轮和切换开关中的偏心轮固定在该传动轴上,该传动轴上端固定一齿轮,该齿轮与减速箱输出轮啮合。电机动力经减速箱减速后经齿轮传动到中部的传动轴上使其旋转,该传动轴上的间歇齿轮副带动分接选择器中相应的丝杠旋转,对应的动触头则上下移动到达所需位置,与此同时,固定在接传动轴上的偏心轮带动切换开关的上箱体向左或向右移动,此时下箱体由限位器限位,弹簧被压缩储能,当偏心轮到达更大位置前、动触头到达所需位置停止后,限位器释放,下箱体带动凸轮快速移动将相应的通断触头打开和接通,完成一次分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小,能与干式变压器相适应。由于切换开关采用了压簧式无冲击往复凸轮副机构,切换开关的凸轮副受力条件好,机械效率高,同等条件下机械寿命由原来的不足50万次提高到65万次以上,整体噪音也大大降低。分接选择器单双档动触头有两套传动机构,运动平稳,动触头位置精度高,动静触头间无带电分离现象,触头不烧损。定触头排列能方便地与变压器各分接触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