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回顾2020年报废电池或达17万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到年我国累计报废汽车电池辆将达到万万吨而截至目前国内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才刚刚开始

月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主任张成斌表示目前的指导文件虽然划出了车用电池的回收主体但是由于缺少强制标准经济效益又很难实现因此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面临重重困难

那么这些从电动汽车上拆解下来的退役的电池到底该如何处理才能避免二次污染呢

电池回收进展缓慢

将乘用车上使用过后的电池用于储能是目前不少企业的打算然而实际情况并不顺利

我国新能源车虽然大规模增长但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或称梯次利用的实践尚未成熟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汪晓健表示上汽已经开启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结果不大好

据汪晓健介绍在电动乘用车上使用过的电池后续用在储能领域其实一致性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最现实的办法是用于一些开关电站或者慢充电桩但是采用量不大而且经济效益很难实现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的数据拆解一吨废旧电池的费用约为元其中人工费用元回收一吨三元电池的收益为元而回收一吨磷酸铁锂电池的收益为元由于目前回收量少所以不少企业都是直接将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处理

除了环保和经济性方面的考虑锂资源缺乏也是需要进行回收的因素之一张成斌表示短期内我国锂资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的锂资源将需要依赖进口由此看来电动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以后车用电池的回收也是势在必行

政策监管亟需补齐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为了让电池更有回收的价值首先需要提升电池本身的品质另一方面电池规格尺寸方面也需要进行统一最好未来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时可以不需要进一步拆解为单体

目前国内对于电动汽车电池并没有统一的规格有方形圆柱形以及软包等多种形状并且每家企业的制作工艺也不相同这都会给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带来技术上的困难

今年初发改委曾发布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年版其中虽然明确了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梯次利用企业等各方面的责任但是并没有出台强制执行标准

张成斌表示由于缺少强制的回收标准经济利益也难以实现因此企业很难进行回收

张成斌认为电池方面的拆解回收也应该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按照规定进行回收的企业要给予奖励不按照规定回收的要进行惩罚大棒要给大枣也要给

据悉美国市场目前对电动车电池的回收规定较为细致例如征收附加环境费作为电池的回收费用对消费者实行押金制度确保消费者主动将电池送回而在国内目前尚无相关措施保障电池的回收

回顾2020年报废电池或达17万吨  第1张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