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属于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乡传统意义的垃圾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低耗等新概念的要求,目前城乡垃圾处理的方式一般是采用小型车对小区垃圾进行收集至垃圾填埋场,然后对垃圾填埋场的垃圾进行压缩以及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但是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普遍存在含盐量高,长时间存放氨氮易变成沼气挥发的现象,因此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复杂,且需要使含盐量降至标准以下才能排放;由于大型的垃圾填埋场一般都距离城市较远,因此小型车都是将垃圾运输至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和挤压,将松散的垃圾进行压缩,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该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因为腐化反应比较小,所以存在含盐量较低,氨氮含量高的特点,处理完可以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网,现有技术中对于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并不成熟,渗滤液的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依靠单一的处理方法是无法有效降解的,因此垃圾处理效率较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效率较低且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调节池、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生物增效反应池、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和接触氧化池,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的进水口与调节池的出水口连通,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生物增效反应池之间串联初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与接触氧化池之间串联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还连通二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且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以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该生物增效反应池与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之间还串联ph调节池,该ph调节池设置加药口。
进一步,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设置压滤水出口和滤饼出口,所述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水出口连通调节池。
进一步,所述管式混凝絮凝单元设置有加入pam的药物添加口。
进一步,所述接触氧化池设置为固定床生物膜,且选用活性炭纤维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
进一步,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设置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管式混凝絮凝单元和生物增效反应池,加入pam进行絮凝的同时,结合生物增效反应池回流的污泥,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菌胶团与pam组合使用,减少了50%pam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利用菌胶团和pam双重组合沉降,完成30%以上的污染物的去除,大大增加了絮凝效果;生物增效反应池通过采用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摒弃了传统技术中只能回流到调节池,后期生化过程较大的技术偏见,利用穿墙泵加大回流量,进而快速稀释生物增效反应池进水口的污水浓度,降低菌胶团的处理压力,有利于保护菌胶团延长其寿命,提高了渗滤液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调节池、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生物增效反应池、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和接触氧化池,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设置格栅,用于拦截清除流渗滤水中的体积较大的杂物,所述管式混凝絮凝单元设置有加入pam的药物添加口,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的进水口与调节池的出水口连通,通过调节池调节渗滤液的水质和水量,达到均质、均量的目的,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生物增效反应池之间串联初沉池,用以对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的渗滤液进行初步沉淀,该生物增效反应池与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之间串联ph调节池,用以调节污水的ph值,所述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与接触氧化池连通,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还连通二沉池,所述接触氧化池设置为固定床生物膜,且选用活性炭纤维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待处理的污水经过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通过设置管式混凝絮凝单元和生物增效反应池,加入pam进行絮凝的同时,结合生物增效反应池回流的污泥,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菌胶团与pam组合使用,减少了50%pam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利用菌胶团和pam双重组合沉降,完成30%以上的污染物的去除,大大增加了絮凝效果,且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通过穿墙泵以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生物增效反应池通过采用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摒弃了传统技术中只能回流到调节池,后期生化过程较大的技术偏见,利用穿墙泵加大回流量,进而快速稀释生物增效反应池进水口的污水浓度,降低菌胶团的处理压力,有利于保护菌胶团延长其寿命,提高了渗滤液的处理效率。
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设置压滤水出口和滤饼出口,所述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水出口连通调节池,所述二沉池和初沉池的污泥进入板框压滤机,压滤水回流至调节池,滤饼外运,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上述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步骤为:s1:渗滤水进入调节池之前先经过格栅处理,然后经由调节池进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向管式混凝絮凝单元内加入pam进行絮凝后进入初沉池进行沉降;s2:污水经由初沉池沉降后进入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曝气区进行曝气去氨氮处理,然后进入沉淀区进行沉淀,沉淀区的出水以生物增效反应池进水口处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水力回流倍数为生物增效反应池进水量的20倍,同时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pam组合对污水进行混凝絮凝,该沉淀区的污泥回流倍数为管式混凝絮凝单元进水量的2倍;s3: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进入ph调节池进行ph调节,ph调节池加酸调节ph至6,然后进入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进行有机物去除;s4:污水由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去氨氮处理;s5:污水由接触氧化池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二沉池的出水即可排放至市政管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生物增效反应池、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和接触氧化池,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的进水口与调节池的出水口连通,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生物增效反应池之间串联初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与接触氧化池之间串联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还连通二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且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以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增效反应池与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之间还串联ph调节池,该ph调节池设置加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污泥出口连通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设置压滤水出口和滤饼出口,所述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水出口连通调节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混凝絮凝单元设置有加入pam的药物添加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设置为固定床生物膜,且选用活性炭纤维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设置格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化设备,属于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池、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生物增效反应池、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和接触氧化池,该管式混凝絮凝单元的进水口与调节池的出水口连通,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与生物增效反应池之间串联初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与接触氧化池之间串联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池,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还连通二沉池,所述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污泥回流至管式混凝絮凝单元,且生物增效反应池的沉淀区的出水一部分以数倍水力回流至曝气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效率较低且处理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泊祎回收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发布者:泊祎回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shou5.net/zaisheng/18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