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生活污水在排放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滤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但是现有的过滤处理装置过滤效率较差,达不到多级过滤的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过滤处理装置过滤效率较差,达不到多级过滤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共同放置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的底面固定镶嵌有格栅,所述过滤框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输送管的底端贯穿环形板并延伸至环形板的下方,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处理箱。
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的内部,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面开设有漏孔,所述处理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处理箱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处理箱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右端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第二轴承的内部,且搅拌杆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和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流块,两个所述导流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处理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注液罩。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的右侧面固定流通有排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底面固定流通有排污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孔,所述过滤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端均延伸至滑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连接头,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通过设有的连接头,起到与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快速连通的作用,能够对生活污水更好的处理,通过设有的过滤框和格栅,并与过滤板的配合,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同时能够对污水中杂物以及悬浮物进行收集,达到对生活污水多级过滤的效果,通过设有的水泵,并与进水管的配合,可以对过滤箱内部的污水进行吸入,并会排放至处理箱的内部再次进行处理,通过设有的注液孔和注液罩,起到对消毒处理液注入的作用,能够在处理箱内部更好的对污水进行分解以及消毒,从而提高了过滤处理装置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过滤箱、4-支撑块、5-过滤框、6-格栅、7-输送管、8-环形板、9-过滤板、10-支撑座、11-处理箱、12-水泵、13-进水管、14-隔板、15-漏孔、16-电机、17-第一轴承、18-搅拌杆、19-第二轴承、20-排水管、21-导流块、22-注液孔、23-注液罩、24-滑块、25-滑孔、26-排污管、27-连接头、28-防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过滤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架2,两个支撑架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过滤箱3,过滤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块4,两个支撑块4的上表面共同放置有过滤框5,过滤框5的底面固定镶嵌有格栅6,过滤框5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输送管7,过滤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板8,环形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9,输送管7的底端贯穿环形板8并延伸至环形板8的下方,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10,两个支撑座10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处理箱11。
处理箱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2,水泵12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的左端贯穿过滤箱3并延伸至过滤箱3的内部,水泵12的输出端贯穿处理箱11并延伸至处理箱11的内部,处理箱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的底面开设有漏孔15,处理箱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6,处理箱11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17,处理箱11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9,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8,搅拌杆18的右端贯穿第一轴承17并延伸至第二轴承19的内部,且搅拌杆18的外表面分别与第一轴承17的内圈和第二轴承19的内圈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隔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导流块21,两个导流块2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处理箱1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污水更好的进行导流,加快了污水的流通速度。
进一步的,处理箱11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液孔22,注液孔22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注液罩23。
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对污水消毒处理液进行注入,避免注入时出现不便的现象。
进一步的,处理箱11的右侧面固定流通有排水管20,过滤箱3的底面固定流通有排污管26。
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出,将会对污水更好的处理。
进一步的,两个支撑块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滑孔25,过滤框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滑块24,两个滑块24的底端均延伸至滑孔25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便于对过滤框5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杂物清理时出现不便的现象。
进一步的,过滤箱3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连接头27,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座2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头27能够便于与污水排放管道之间进行连通,将会使污水更好的进行注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首先将过滤处理装置与电源相连通,接着再将污水排放管道与连接头27进行连接,能够通过连接头27将污水排放至过滤箱3的内部,通过过滤框5和格栅6,可以对污水中的杂物以及悬浮物进行有效的过滤以及收集,接着初步过滤后的污水,通过输送管7能够排放至过滤箱3的底部进行沉淀,并会通过过滤板9对沉淀后的污水再次进行过滤,然后再将污水消毒处理液通过注液罩23和注液孔22投放至处理箱11的内部,接着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水泵12和电机16进行工作,水泵12能够产生一定的吸力,可以通过进水管13对过滤箱3内部的污水进行吸入,并会排放至处理箱11的内部,而电机16的启动,能够带动搅拌杆18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对处理箱11内部污水与消毒处理液混合搅拌的效果,将会对污水更好的进行处理以及分解,最后过滤处理的水则会通过排水管20进行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一篇:为什么Z370主板价格高?
下一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