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会遭受病虫害的侵扰,为应对这些病虫害的侵扰,一般需要对农作物进行农药的播撒。现有的农药多为化学制剂,其虽然具有速杀性好的优点,但是大量使用后的农药不易降解,容易在农作物、土壤、饮水、环境中残留,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化学农药的问题,市面上逐渐出现一些植物源杀虫剂。例如以川楝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源杀虫剂,其同样具有杀虫效果好、无残留、持续性好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
但现有的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装置在对真空浓缩后的水液进行搅拌混合后,不能及时的将搅拌箱内残留的药液进行清洗,导致影响后续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具有搅拌后通过清洗板以及清洗刷可及时的对搅拌箱内残留的药液进行清洗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箱和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搅拌箱的左侧,所述套筒的上端面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面贯穿第二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的下方,所述转轴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洗板,两个所述清洗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相背的一端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清洗刷。
为了对搅拌箱内的杀虫剂进行搅拌,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面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转杆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为了在搅拌杀虫剂时将搅拌箱进行封闭,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搅拌盖,所述搅拌盖位于两个搅拌叶片的上方,所述搅拌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
为了将搅拌箱内壁残留的杀虫剂清洗干净,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清洗板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三个弹簧,六个所述弹簧远离转轴的一端均与位于左右两侧的挤压板固定连接。
为了将搅拌箱进行遮挡,避免搅拌杀虫剂时飞溅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前端面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搅拌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限位槽。
为了将清洗后的污水排出搅拌箱,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面均安装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当需要清洗搅拌箱时,向搅拌箱内倒入清洗液,再手动转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轴承的作用下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互换位置,再调节螺杆,使伸缩杆带动第二支撑板以及清洗板下移进入搅拌箱内,同时清洗刷受到搅拌箱内壁的挤压推动挤压板向靠近转轴的方向移动,直至清洗刷完全与搅拌箱的内壁相抵,通过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促使清洗板带动清洗刷转动,进而可对搅拌箱内残留的杀虫剂进行清洗,避免影响后续杀虫剂的搅拌。
综上所述,该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实现了搅拌后通过清洗板以及清洗刷可及时的对搅拌箱内残留的药液进行清洗的效果,避免了影响后续药液混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生产用搅拌清洗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和轴承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箱和搅拌盖横截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
1.底座;
2.搅拌箱;201.限位块;202.限位槽;203.排水管;
3.伸缩杆;301.轴承;302.套筒;303.调节螺杆;
4.第一支撑板;401.转杆;402.第一电机;
5.搅拌盖;501.卡块;502.搅拌叶片;
6.第二支撑板;601.第二电机;602.转轴;
7.清洗板;701.挤压板;702.清洗刷;703.弹簧;
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搅拌箱2和套筒302,套筒302位于搅拌箱2的左侧,套筒302的上端面安装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上端面安装有轴承301,轴承30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6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二电机601,第二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02,转轴602的下端面贯穿第二支撑板6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6的下方,转轴602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洗板7,两个清洗板7远离转轴6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701,两个挤压板701相背的一端和下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清洗刷702。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清洗搅拌箱2时,向搅拌箱2内倒入清洗液,再手动转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在轴承301的作用下使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互换位置,再调节螺杆303,使伸缩杆3带动第二支撑板6以及清洗板7下移进入搅拌箱2内,同时清洗刷702受到搅拌箱2内壁的挤压推动挤压板701向靠近转轴602的方向移动,直至清洗刷702完全与搅拌箱2的内壁相抵,通过启动第二电机601,第二电机601的型号为m540-401,使第二电机601带动转轴602转动,促使清洗板7带动清洗刷702转动,进而可对搅拌箱2内残留的杀虫剂进行清洗,避免影响后续杀虫剂的搅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支撑板4的上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401,转杆401的下端面贯穿第一支撑板4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板4的下方,转杆401外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502。
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的型号为m540-401,使第一电机402带动转杆401转动,促使搅拌叶片502转动,进而可对搅拌箱2内的杀虫剂进行搅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杆401的外壁套接有搅拌盖5,搅拌盖5位于两个搅拌叶片502的上方,搅拌盖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501。
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盖5可在搅拌杀虫剂时将搅拌箱2进行封闭,避免杀虫剂飞溅或杂质进入,通过卡块501可使搅拌盖5与搅拌箱2连接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清洗板7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三个弹簧703,六个弹簧703远离转轴602的一端均与位于左右两侧的挤压板70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清洗搅拌箱2时,将清洗板7放入搅拌箱2内,使清洗刷702与搅拌箱2的内壁接触,当清洗刷702受到挤压时可推动挤压板701向靠近转轴602的方向移动,促使弹簧703受力压缩,进而实现了清洗刷702与搅拌箱2的内壁接触,保证了将搅拌箱2内壁残留的杀虫剂清洗干净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套筒302的前端面安装有调节螺杆303,搅拌箱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201,两个限位块201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与卡块501相匹配的限位槽202。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伸缩杆3的高低度时,可转动调节螺杆303,向上拉动伸缩杆3,进而可进行调节,将卡块501卡进限位槽202内,进而可通过搅拌盖5将搅拌箱2进行遮挡,避免搅拌杀虫剂时飞溅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搅拌箱2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203,底座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8,四个支撑腿8的下端面均安装有滚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水管203,可将搅拌箱2内清洗后的污水排出搅拌箱2,通过支撑腿8可对底座1支撑,通过滚轮以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清洗搅拌箱2时,向搅拌箱2内倒入清洗液,再手动转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在轴承301的作用下使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互换位置,再调节螺杆303,使伸缩杆3带动第二支撑板6以及清洗板7下移进入搅拌箱2内,同时清洗刷702受到搅拌箱2内壁的挤压推动挤压板701向靠近转轴602的方向移动,直至清洗刷702完全与搅拌箱2的内壁相抵,通过启动第二电机601,使第二电机601带动转轴602转动,促使清洗板7带动清洗刷702转动,进而可对搅拌箱2内残留的杀虫剂进行清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