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一种便于餐饮垃圾分解的餐饮垃圾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餐饮垃圾分解的餐饮垃圾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第1张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餐饮垃圾分解的餐饮垃圾处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日产垃圾逐年递增,特别是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容易招引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害虫,繁衍病菌,产生臭味,严重的影响了人体健康和市容市貌。每餐吃剩的残渣食物、瓜皮、果屑装在塑料袋内,置于室内一角,待方便时带出户外,如若不及时或忘记带出户外,腐败后散发的气体留存在室内,将造成污染,并且垃圾袋破漏,污水将污染室内地板等物。

专利号为202020017745的一种餐饮垃圾处理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设置粉碎仓,电机转轴连接转动杆,转动杆伸入粉碎仓内部,从而带动位于粉碎仓内部的粉碎浆转动,从而实现对粉碎仓内部的餐饮垃圾的粉碎,并且通过设置分解仓,并在分解仓内设置菌液添加装置,从而实现了对餐饮垃圾的分解,但是每次加入餐饮垃圾时,需要粉碎仓的箱门打开,并且需要停止电机运行,才能向内部加入餐饮垃圾,如此工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粉碎效率,其次由于餐饮垃圾时固液混合物,其搅碎后会形成浆液,从而造成菌液添加装置注入分解仓中的微生物菌种培养液不能与浆液状的餐饮垃圾充分混合,从而导致餐饮垃圾无法充分分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餐饮垃圾分解的餐饮垃圾处理机,通过在分解仓内设置搅拌装置使得餐饮垃圾能够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充分混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餐饮垃圾分解的餐饮垃圾处理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竖直向上的支撑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杆的一侧安装有分解仓,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粉碎仓,并且与粉碎仓的仓壁固定安装,使得可通过支撑杆支撑粉碎仓,所述粉碎仓的外顶壁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竖直向下活动的贯穿粉碎仓,并且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撑杆上,使得电机能够带动转动杆以转动杆的轴线为转轴旋转,并且在所述转动杆上并排安装有多个粉碎浆,所述粉碎仓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分解仓连接,所述排出管上设置有蝶阀,所述粉碎仓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分解仓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菌液添加装置,所述粉碎仓的顶部设置有投放口,所述分解仓顶部设置有开口,仓盖盖合在所述开口上,所述仓盖上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转子上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活动的贯穿仓盖伸入分解仓内部,搅拌轴的端部安装搅拌部,使得餐饮垃圾能够从投放口内倒入粉碎仓中,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部转动对分解仓中的餐饮垃圾进行搅拌,使得餐饮垃圾能够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充分混合。

优选的,所述仓盖通过拉扣盖合在分解仓的开口处,并且在仓盖与分解仓开口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有效的防止了在搅拌时,餐饮垃圾从分解仓的开口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分解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分解仓通过出料管与储存仓相连,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三号电磁阀。

再进一步的,所述分解仓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避免了平面状的底部造成餐饮垃圾滞留。

优先的,所述底板通过多个支撑柱安装在基座上,从而方便在分解仓的底部接入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仓盖上设置有窗口,窗口通过透明材料盖合。从而可以通过该窗口观察内部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投放口采用漏斗状,并且在投放口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相邻导流板分别位于投放口相对的内侧壁上,使得垃圾在投放口内部形成s型的流动线路,通过设置导流板有效的避免了粉碎浆在粉碎垃圾时,垃圾经投放口溅射出粉碎仓。

又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远离安装于投放口侧壁的一端向下倾斜,有效的避免了垃圾滞留在导流板上。

优选的,所述菌液添加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与活塞缸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通过活塞将所述活塞缸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用于存放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并且前腔室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位于活塞缸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一号电磁阀,并在一号电磁阀与排液口之间的排液管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二号电磁阀,进液管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存放箱连接,所述后腔室中安装有电动推杆,并且在后腔室中设置有连通外界的排气孔,所述电动推杆的杆头安装在活塞上,从而可通过电动推杆推动活塞移动从而将微生物菌种培养液注入到分解仓内。当前腔室中的微生物菌种培养液注入完后,可关闭一号电磁阀,开启二号电磁阀,电动推杆回缩,从而将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吸入至前腔室中。

优选的,所述分解仓与菌液添加装置的数量均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排出管与蝶阀的数量均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箱门的一侧与粉碎仓的外壁一侧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栓与粉碎仓的一侧之间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门与粉碎仓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餐饮垃圾从箱门与粉碎仓之间的缝隙流出。

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在粉碎仓外顶壁上安装的设备箱内。

优选的,所述搅拌部可采用扇叶状,也可以是在搅拌轴上螺旋成型的叶片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投放口,从而便于餐饮垃圾的持续投入,并且通过设置导流板避免了粉碎仓中的垃圾经过投放口溅射出粉碎仓。

2.将导流板设置成倾斜的,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餐饮垃圾滞留在导流板上。

3.通过在排液管上设置进液管,并分别安装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从而使得当电动推杆的杆头伸出到极限位置后,可以通过关闭一号电磁阀,开启二号电磁阀,再使电动推杆回缩,从而自动将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吸入到前腔室中。

4.通过在分解仓内部插入搅拌部,实现了对分解仓内餐饮垃圾的搅拌,从而实现了餐饮垃圾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的充分混合,有利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对餐饮垃圾进行分解。

5.通过设置箱盖避免了分解仓中餐饮垃圾在搅拌时流出分解仓中。

6.将分解仓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从而防止了餐饮垃圾滞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菌液添加装置安装位置以及分解仓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菌液添加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粉碎仓;2.底板;3.分解仓;4.支撑杆;5.电机;6.设备箱;7.转动杆;8.粉碎浆;9.投放口;10.导流板;11.排出管;12.蝶阀;13.仓盖;14.搅拌电机;15.搅拌轴;16.搅拌部;17.三号电磁阀;18.出料管;19.基座;20.支撑柱;21.箱门;22.菌液添加装置;220.进液管;221.二号电磁阀;222.一号电磁阀;223.排液管;224.排液口;225.前腔室;226.活塞;227.后腔室;228.电动推杆;229.活塞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到附图3,一种便于餐饮垃圾分解的餐饮垃圾处理机,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部安装有竖直向上的支撑杆4,所述底板2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一侧安装有分解仓3,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贯穿粉碎仓1,并且与粉碎仓1的仓壁固定安装,使得可通过支撑杆4支撑粉碎仓1,所述粉碎仓1的外顶壁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动杆7连接,转动杆7竖直向下活动的贯穿粉碎仓1,并且转动杆7远离电机5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支撑杆4上,使得电机5能够带动转动杆7以转动杆7的轴线为转轴旋转,并且在所述转动杆7上并排安装有多个粉碎浆8,所述粉碎仓1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11,所述排出管11与分解仓3连接,所述排出管11上设置有蝶阀12,所述粉碎仓1一侧壁上设置有箱门21,所述箱门21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分解仓3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菌液添加装置22,所述粉碎仓1的顶部设置有投放口9,所述分解仓3顶部设置有开口,仓盖13盖合在所述开口上,所述仓盖13上安装有搅拌电机14,搅拌电机14转子上安装有搅拌轴15,搅拌轴15活动的贯穿仓盖13伸入分解仓3内部,搅拌轴15的端部安装搅拌部16,使得餐饮垃圾能够从投放口9内倒入粉碎仓1中,从而提高了粉碎效率,并且能够通过搅拌电机14带动搅拌部16转动对分解仓3中的餐饮垃圾进行搅拌,使得餐饮垃圾能够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充分混合。

所述仓盖13通过拉扣盖合在分解仓3的开口处,并且在仓盖13与分解仓3开口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有效的防止了在搅拌时,餐饮垃圾从分解仓3的开口处流出。

所述分解仓3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18,分解仓3通过出料管18与储存仓相连,所述出料管18上安装有三号电磁阀17。

所述分解仓3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避免了平面状的底部造成餐饮垃圾滞留。

所述底板2通过多个支撑柱20安装在基座19上,从而方便在分解仓3的底部接入出料管18。

所述仓盖13上设置有窗口,窗口通过透明材料盖合。从而可以通过该窗口观察内部情况。

所述投放口9采用漏斗状,并且在投放口9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0,相邻导流板10分别位于投放口9相对的内侧壁上,使得垃圾在投放口9内部形成s型的流动线路,通过设置导流板10有效的避免了粉碎浆8在粉碎垃圾时,垃圾经投放口9溅射出粉碎仓1。

所述导流板10远离安装于投放口9侧壁的一端向下倾斜,有效的避免了垃圾滞留在导流板10上。

所述菌液添加装置22包括活塞缸229,活塞缸229内设置有活塞226,活塞226与活塞缸229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密封圈,通过活塞226将所述活塞缸229分为前腔室225和后腔室227,前腔室225用于存放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并且前腔室225设置有排液口224,排液口224位于活塞缸229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排液管223,排液管223上安装有一号电磁阀222,并在一号电磁阀222与排液口224之间的排液管223上连接有进液管220,所述进液管220上安装有二号电磁阀221,进液管220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存放箱连接,所述后腔室227中安装有电动推杆228,并且在后腔室227中设置有连通外界的排气孔,所述电动推杆228的杆头安装在活塞226上,从而可通过电动推杆228推动活塞226移动从而将微生物菌种培养液注入到分解仓3内。当前腔室225中的微生物菌种培养液注入完后,可关闭一号电磁阀222,开启二号电磁阀221,电动推杆228回缩,从而将微生物菌种培养液吸入至前腔室225中。

所述分解仓3与菌液添加装置22的数量均为两组。

所述排出管11与蝶阀12的数量均为两组。

所述箱门21的一侧与粉碎仓1的外壁一侧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栓与粉碎仓1的一侧之间为螺栓连接。

所述箱门21与粉碎仓1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餐饮垃圾从箱门21与粉碎仓1之间的缝隙流出。

所述电机5安装在粉碎仓1外顶壁上安装的设备箱6内。

所述搅拌部16可采用扇叶状,也可以是在搅拌轴15上螺旋成型的叶片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投放口9上方将垃圾倒入,垃圾进过粉碎仓1后被粉碎,通过排出管11将粉碎后的餐饮垃圾输送至分解仓3,分解仓3对餐饮垃圾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菌液添加装置22向分解仓3内注入微生物菌种培养液,从而实现了餐饮垃圾与微生物菌种培养液的充分混合,有利于垃圾的分解,当混合完成后,通过出料管18将餐饮垃圾排至储存仓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