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鼠框自动化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生物试验中,通常一次需要数十只实验小白鼠,为保证实验的可持续性,通常实验室都会饲养几十上百只小白鼠;为保证小白鼠的饲养环境,通常都会给每只小白鼠提供单独的鼠笼或鼠框,将其分开,避免小白鼠间相互撕咬而造成损坏或者死亡。为了保持鼠笼或鼠框饲养环境,在更换小白鼠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鼠笼或鼠框进行清洗,目前的鼠框多采用矩形的方框结构,该结构不利于进行清洗,且没有具体的清洗设备对其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清洗鼠框自动化一体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鼠框不便于清洗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洗鼠框自动化一体装置,包括带有进水管的清洗箱,所述清洗箱内设有抽水泵和与抽水泵连通的清洗管,所述清洗管的自由端穿过并固定在清洗箱的外壁上,所述清洗管的自由端设有喷嘴;所述清洗箱的顶部还设有“l”型的支撑块和位于支撑块一侧的斜板,所述支撑块和斜板之间的清洗箱上开有排液槽,所述斜板与支撑块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斜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周向等距分布有多个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底部均与斜板滑动连接,所述叶片上方的转轴上设有刷毛,所述斜板外的清洗箱顶部还开有与排液槽连通的凹槽,所述清洗箱上还设有与排液槽连通的收集箱。
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对鼠框进行清洗时,首先向清洗箱内注入适量清洗并将鼠框放置在斜板较高的一侧,使鼠框镂空的一侧靠近刷毛。然后开启抽水泵,抽水泵开启后操作人员一手拿住清洗管、一手转动鼠框,利用喷水中喷出的清水对鼠框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则顺着斜板滑落,此时污水通过推动叶片转动来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利用转轴上的刷毛对鼠框的镂空区域进行清洗,降低了操作工人清洗的难度,提高了鼠框清洗的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与支撑块之间粘附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箱与排液槽的连通处设有净化筒,所述净化筒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净化筒的底部开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收集箱与清洗箱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借助过滤网可使清洗过程中的杂质和污水进行分离,而分离后的污水则借助清洗槽和凹槽流入净化筒内被活性炭净化,净化后的水可经由收集箱流入清洗箱,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降低了清洗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箱右侧的凹槽内前后对称设有两个“几”字形的固定框,每个所述固定框上均等距开有多个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可拆卸连接有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框围合的区域内开设有环形的滑道,所述滑道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块。
通过上述设置,借助夹持块可对鼠框就行夹持固定,降低了清洗工作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正下方的凹槽底部与固定框之间设有挡水薄膜。
通过上述设置,借助挡水薄膜可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水飞溅至清洗箱外而造成污染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靠近转轴的挡板。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挡板便于清洗水汇集而推动叶片转动,提高了转轴上刷毛对鼠框的清洗效率和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可实现鼠框的自动清洗,提高了清洗的效果;
2、本方案的清洗过程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鼠框的快速清洗;
3、本方案可实现清洗污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清洗鼠框自动化一体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清洗鼠框自动化一体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清洗箱1、抽水泵2、清洗管3、支撑块4、斜板5、弹簧6、转轴7、叶片8、刷毛9、挡板10、过滤网11、凹槽12、净化筒13、活性炭14、收集箱15、固定框16、支撑杆17、夹持块1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清洗鼠框自动化一体装置,包括右侧带有进水管的清洗箱1,清洗箱1左侧的内部安装有抽水泵2和与抽水泵2连通的清洗管3,清洗管3的上端穿过清洗箱1左侧壁,清洗箱1的外壁上粘附有多个“c”字形的卡扣,清洗管3可卡和固定在卡扣内;清洗管3的自由端设有喷嘴。清洗箱1的顶部还粘附有“l”型的支撑块4和位于支撑块4右侧的斜板5,支撑块4和斜板5之间的清洗箱1上开有排液槽,斜板5采用“l”形状、且斜板5上长度较长一侧倾斜设置且其左端伸入支撑块4的正下方,该侧斜板5的前后两端均与支撑块4之间连接有弹簧6,并且斜板5的左侧悬空设置,斜板5的右侧焊接在清洗箱1的顶部。斜板5上等距间隔转动连接有三个转轴7,每个转轴7的底部均周向等距分布有六个叶片8,每个叶片8的底部均与斜板5滑动连接,叶片8上方的转轴7上粘附有刷毛9;刷毛9前后两侧的斜板5上还粘附有向刷毛9处倾斜设置的挡板10。斜板5与支撑块4之间粘附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弹簧6的右侧。
斜板5外的清洗箱1顶部还开有与排液槽连通的一圈凹槽12,凹槽12的底部均倾斜设置,其底部最低处与排液槽连接,排液槽贯穿清洗箱1顶部,排液槽正下方的清洗箱1顶部内部粘附有与排液槽连通的净化筒13,净化筒13的底部开有多个过滤孔,净化筒13内填充有活性炭14,净化筒13外的清洗箱1内部上粘附有收集箱15,收集箱15底部开有出水口,从而借助活性炭14对清洗后的污水进行过滤净化,可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清洗箱1上还设有与排液槽连通的收集箱15。
清洗箱1右侧的凹槽12内前后对称插接有两个“几”字形的固定框16,每个固定框16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多个等距间隔分布的插接孔,两个相对应的插接孔内共同插接有一根支撑杆17,支撑杆17与支撑杆17上侧的固定框16相连的内壁上开有相互连通的环形的滑道,滑道的横截面采用“t”字形,滑道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工”字形的夹持块18,夹持块18由橡胶制成。斜板5正下方的凹槽12底部与固定框16之间设有挡水薄膜,借助挡水薄膜可将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全部留置在转轴7右侧的斜板5上,避免了污水飞溅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进行清洗操作前,首先将清洗水通过进水管注入清洗箱1内,然后将鼠框放置在转轴7右侧的斜板5上,根据鼠框的实际尺寸来调节支撑杆17插接的高度以及夹持块18夹持在鼠框的具体位置,当夹持块18将鼠框夹持固定时,鼠框上的镂空处与转轴7上的刷毛9相接触。
使用时,开启抽水泵2并取下清洗管3,此时清洗箱1内的水通过喷嘴来对鼠框内部进行清洗,而清洗后的污水则顺着斜板5向其左侧流动,当污水经过叶片8时可带动叶片8转动,从而借助叶片8和转动带动刷毛9转动,使得刷毛9可将鼠框上镂空处的细小缝隙清洗干净,降低了人工清洗的难度和劳动强度。由于挡板10的存在使得所有的污水均先斜板5中部汇集,可增大水流量来加快叶片8的转动,从而提高了刷毛9清洗的效果。
经清洗后的污水和一些污物则从斜板5滑落至排液槽中,由于斜板5上设置有过滤网11,使得污水被过滤网11拦截,从而避免了污物混入污水中而无法降低后续污水净化效果的问题。在清洗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冲击以及斜板5上重量的增加,因此斜板5会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振动,借助弹簧6可起到减振的作用,同时斜板5的微小振动还可使过滤网11上的污物从过滤网11上落下,避免了过滤网11被堵塞而导致污物随污水从斜板5两侧滑落的情况。进入凹槽12和排液槽的污水全部进入净化筒13内,借助净化筒13内的活性炭14可实现净化而实现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