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第1张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自来水净化器是直接过滤家庭日常使用的自来水,使其完全达到厨房做饭及饮用的标准。这样的净化设备就是自来水净化器,行业内也叫纯水机、净水器或自来水过滤器。自来水净化器直接安装在水龙头上,可以自由切换自来水和净化水。在自来水净化器的日常使用中,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饮水要求来选择不同滤芯构成的自来水过滤器。

现有的饮用水净化装置,无法将城市饮用水进行流动杀菌消毒处理,杀菌消毒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无法将城市饮用水进行流动杀菌消毒处理,杀菌消毒效率较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组件,以及设置于净化组件内的过滤组件和除菌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除菌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净化组件两侧;

所述净化组件包括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内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腔体分为净化腔体和除菌腔体;

所述净化组件设于所述净化腔体内;

所述除菌组件设于所述除菌腔体内,且一端通过引流管贯穿挡板与净化腔体贯通;所述除菌组件包括套管、除菌管、第一灭菌灯和第二灭菌灯,所述除菌管呈螺旋状结构,且一端与所述引流管连接;所述套管套设于除菌管上,且套管的内表面上设有多根所述第一灭菌灯;所述第二灭菌灯穿设于除菌管内。

优选地,所述净化管的下方设有底座,且所述底座与净化管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贯穿于除菌腔体内,且散热口内设有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净化管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净化管的外部,另一端穿设于净化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和所述第三过滤板均设于过滤腔体内,并依次沿进水管至挡板的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且均通过所述固定块与过滤腔体的腔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套管通过支撑块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且套管位于散热口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除菌管上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设于净化管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灭菌灯通过连接杆与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多根所述第一灭菌灯相互平行,且均通过安装块设于套管的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自来水通过净水组件内设有的除菌组件内,以便对自来水进行除菌,提高了杀菌消毒的效率,自来水进入螺旋状的除菌管内,通过套设于除菌管上套管内壁设有的第一灭菌灯便于对除菌管内流过的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而除菌管呈螺旋状机构,第二灭菌灯穿设于除菌管的内部,便于增大自来水被第一灭菌灯和第二灭菌灯的照射面积,提高了杀菌消毒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菌组件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菌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净化管,3、第一过滤板,4、第二过滤板,5、第三过滤板,6、固定块,7、进水管,8、挡板,9、引流管,10、除菌组件,11、支撑块,12、散热口,13、出水管,14、套管,15、除菌管,16、第一灭菌灯,17、第二灭菌灯,18、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除菌用的水源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组件,以及设置于净化组件内的过滤组件和除菌组件10,过滤组件和除菌组件10分别位于净化组件两侧。

净化组件包括净化管2,净化管2内开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挡板8,挡板8将腔体分为净化腔体和除菌腔体,且挡板8与腔体的内壁密封连接。

净化组件设于净化腔体内。

除菌组件10设于除菌腔体内,且一端通过引流管9贯穿挡板8与净化腔体贯通,便于对净化腔体内的自来水起到引导作用;除菌组件包括套管14、除菌管15、第一灭菌灯16和第二灭菌灯17,第一灭菌灯16和第二灭菌灯17均采用紫外线灯,除菌管15呈螺旋状结构,且一端与引流管9连接,螺旋状的除菌管15增大了除菌管15的表面积,以便于第一灭菌灯16和第二灭菌灯17对除菌管15内流过的自来水进行杀菌灭毒;套管14套设于除菌管15上,且套管14的内表面上设有多根第一灭菌灯16,便于对除菌管15进行全面照射,提高了杀菌消毒的效率;第二灭菌灯17穿设于除菌管15内,便于对除菌管15内部进行杀菌消毒。

净化管2的下方设有底座1,且底座1与净化管2固定连接;底座1上开设有散热口12,散热口12贯穿于除菌腔体内,且散热口12内设有散热风扇,便于对除菌腔体内进行散热。

净化管2上设有进水管7,进水管7一端位于净化管2的外部,另一端穿设于净化腔体内。

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第三过滤板5和固定块6,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和第三过滤板5均设于过滤腔体内,并依次沿进水管7至挡板8的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且均通过固定块6与过滤腔体的腔壁固定连接,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和第三过滤板5的过滤孔洞逐渐减小,便于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小水中的杂质。

套管14通过支撑块11与腔体固定连接,且套管14位于散热口12的上方。

除菌管15上远离引流管9的一端设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穿设于净化管2的外部。

第二灭菌灯17通过连接杆与套管14的内壁固定连接,便于固定第二灭菌灯17的位置,防止第二灭菌灯17发生松动。

多根第一灭菌灯16相互平行,且均通过安装块18设于套管14的内壁上,便于通过安装块18对第一灭菌灯16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自来水通过进水管7通入净化管2内,流入净水腔体内,经过过滤孔洞逐渐减小的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和第三过滤板5层层过滤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减少自来水中的杂质,过滤后的自来水通过挡板8上穿设有的引流管9导入到螺旋状的除菌管15内,除菌管15上套设有套管14,套管14的内壁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第一灭菌灯16,除菌管15内穿设有第二灭菌灯17,螺旋状的除菌管15增大了除菌管15内自来水与第一灭菌灯16和第二灭菌灯17的照射面积,提高了杀菌消毒的效率,经过除菌管15的自来水再从出水管13流出,提高了对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