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的制作方法  第1张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要素,电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学科是在水的自然特性研究之基础上,以工程或非工程措施调控和利用水能资源的工程科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着重培养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建筑物(包括大坝,水电站厂房,闸和进水、引水、泄水建筑物等),以及工业用水工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习与研究方向包括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结构、水力学及流体动力学、工程管理等,发展趋势是与信息技术、可靠度理论、管理科学等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现有技术中,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水管需要时而的进行疏通操作防止堵塞,但是现有的水管规格大小不一,使得现在的疏通装置并不适合大小不一的水管进行疏通操作,使得疏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包括转动杆和动力外壳,所述转动杆左端与清洁杆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杆上端与连接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滑块左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套接与转动杆外壁上且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右端与一号锥形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锥形齿轮下端与二号锥形齿轮左端啮合,所述二号锥形齿轮与转动轴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外壳装配在水管下端外壁上,所述动力外壳上端与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下端与三号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锥形齿轮左端与四号锥形齿轮上端啮合,所述四号锥形齿轮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的右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锥形齿轮右端和四号锥形齿轮右端均设置有限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的右端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端与一号齿条下端啮合,所述齿轮下端与二号齿条上端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动力外壳左端转动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滑块右端外壁设置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上端与滑杆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左端与控制杆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右端与控制外壳左端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杆上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上端设置有卡紧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通过设置有转动杆和清洁杆,使得通过连接杆和滑块的移动可以使得清洁杆进行转动以适合不同规格大小的水管进行对水管的杂质进行清洁的操作,并且通过电机可以使得转动杆可以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左右周期性移动来使得清洁疏通效率更高。

(2)、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通过设置有限位装置使得转动轴可以跟随电机一起移动带动转动杆移动,通过设置有控制杆和卡紧装置可以对清洁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d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转动杆、2清洁杆、3连接杆、4滑块、5一号锥形齿轮、6二号锥形齿轮、7转动轴、8限位装置、9动力外壳、10水管、11电机、12四号锥形齿轮、13三号锥形齿轮、14限位板、15转向装置、16齿轮、17一号齿条、18二号齿条、19防水密封圈、20环形滑槽、21滑杆、22控制杆、23方形凹槽、24卡紧装置、25控制外壳、801轴承、802固定杆、151五号锥形齿轮、152六号锥形齿轮、153转动连接杆、241l型挡板、242弹簧、24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智能疏通科技设备,包括转动杆1和动力外壳9,转动杆1左端与清洁杆2下端转动连接,清洁杆2上端与连接杆3上端转动连接,连接杆3下端与滑块4左上端转动连接,滑块4套接与转动杆1外壁上且滑动连接,转动杆1右端与一号锥形齿轮5左端固定连接,一号锥形齿轮5下端与二号锥形齿轮6左端啮合,二号锥形齿轮6与转动轴7上端固定连接;

动力外壳9装配在水管10下端外壁上,动力外壳9内充满净水,动力外壳9上端与转动轴7活动连接,转动轴7下端与三号锥形齿轮13固定连接,三号锥形齿轮13左端与四号锥形齿轮12上端啮合,四号锥形齿轮12左端与电机11的输出端的右顶端固定连接,电机11上端与水管10下端外壁滑动连接,一号锥形齿轮5右端和四号锥形齿轮12右端均设置有限位装置8,包括轴承801,轴承801左端外壁与四号锥形齿轮12右端固定连接,轴承801右端内壁与固定杆802左端固定连接,固定杆802被转动轴7下端贯穿且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限位装置8使得转动轴7可以跟随电机11一起移动带动转动杆1一起移动,固定杆802右下端与限位板14右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板14左上端与转动轴7底端转动连接,电机11的输出端的右端设置有转向装置15,包括五号锥形齿轮151,五号锥形齿轮151与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五号锥形齿轮151右端与六号锥形齿轮152啮合,六号锥形齿轮152右端通过转动连接杆153与齿轮16固定连接,齿轮16的轮齿数量只有总轮齿数量的一半,齿轮16上端与一号齿条17下端啮合,齿轮16下端与二号齿条18上端啮合,电机11的输出端与动力外壳9左端转动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9,通过设置有转动杆1和清洁杆2,使得通过连接杆3和滑块4的移动可以使得清洁杆2进行转动以适合不同规格大小的水管10进行对水管10的杂质进行清洁的操作,并且通过电机11可以使得转动杆1可以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左右周期性移动来使得清洁疏通效率更高;

滑块4右端外壁设置有环形滑槽20,环形滑槽20上端与滑杆21下端滑动连接,滑杆21左端与控制杆22右端固定连接,控制杆22右端与控制外壳25左端滑动连接,控制杆22上开设有方形凹槽23,方形凹槽23上端设置有卡紧装置24,包括l型挡板241,l型挡板241下端与方形凹槽23上端活动连接,l型挡板241上端与弹簧242下端固定连接,弹簧242上端与固定板243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243右端与控制外壳25左端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控制杆22和卡紧装置24可以对清洁杆2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工作时(或使用时),首先需要将清洁杆2调节到适合水管10大小的位置,通过将l型挡板241向上拉起使得与方形凹槽23分离,随后便可向左拉动控制杆22带动滑杆21向左移动,进而通过滑杆21带动环形滑槽20和滑块4一起向左滑动,通过滑块4的向左滑动使得连接杆3可以向上逆时针转动并带动清洁杆2右端向上移动,当移动至清洁杆2上端至水管10内壁时同时控制杆22的移动,随后松开l型挡板241会由于弹簧242的弹力向下移动卡主方形凹槽23,进而使得滑块4、连接杆3和清洁杆2的位置被固定住,随后便可启动电机11开始转动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五号锥形齿轮151开始顺时针转动,进而通过六号锥形齿轮152和转动连接杆153便可带动齿轮16开始逆时针的转动,当齿轮16下端与二号齿条18上端啮合时,齿轮16上端与一号齿条17下端处于分离状态,使得齿轮16的逆时针转动可以将电机11向左带动进行滑动,当齿轮16逆时针转动至与一号齿条17下端啮合时,齿轮16下端便会与二号齿轮18处于分离状态,使得此时齿轮16的逆时针转动便会将电机11向右拉动,进而使得电机11可以进行周期性左右往复运动,同时电机11也会带动四号锥形齿轮12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而可以带动三号锥形齿轮13进行逆时针的转动进而使得转动轴7便会开始逆时针转动,进而可以带动二号锥形齿轮6开始逆时针转动,使得二号锥形齿轮6可以带动一号锥形齿轮5开始顺时针转动进而可以带动转动杆1开始顺时针的转动带动清洁杆2进行顺时针转动进行清洁疏通操作,同时电机11的周期性左右往复运动会通过限位装置8的轴承801使得四号锥形齿轮12与固定杆802转动分离,使得固定杆802带动转动轴7在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一起做周期性左右往复运动,由于一号锥形齿轮5右端同样设置有限位装置8使得转动轴7可以通过限位装置8带动转动杆1在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做周期性左右往复运动来进行清洁疏通操作,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有转动杆1和清洁杆2,使得通过连接杆3和滑块4的移动可以使得清洁杆2进行转动以适合不同规格大小的水管进行对水管的杂质进行清洁的操作,并且通过电机11可以使得转动杆可以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左右周期性移动来使得清洁疏通效率更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