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材清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器具的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试验器具对任何一个实验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洁净程度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试验器具有移液管、滴定管、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坩埚、布氏漏斗、容量、分液漏斗、试剂瓶等。一般用合适毛刷蘸取清洗溶液对内外壁细心刷洗、自来水冲洗、纯化水反冲洗后干燥既能达到使用洁净度。仪器内壁附有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物质时,清洁就需要将器具放置在盛有稀酸的容器中浸泡或者稀酸蒸煮后纯水清洗干燥等方式进行清洗,但在千级实验室、局部百级操作室等用到的器具,要通过严格的清洗步骤完成清洗。
通常将器具放置在盛有稀酸的容器中浸泡,再通过稀酸蒸煮。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0245373.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仪器清洁酸缸,通过收卷辊和缆绳的设置,工作人员佩戴手套从料筐中取出实验器具即可,取出实验器具的过程中,不需要和酸液接触,方便取出实验器具,减少安全隐患。但是该酸缸仅能进行酸液浸泡步骤,通过实验数据发现,此种方式处理后,经实验数据表明器具中仍有杂质残留,清洗不彻底。并且如果取出后再进行纯水清洗,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试验器具的清洗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试验器具的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试验器具的清洗装置,包括酸浴锅、空心支架、清吹导管、三通阀、废气收集导管和废气收集器;所述空心支架包括一空心固定轴和多个空心倒挂钩,所述空心固定轴一端与所述酸浴锅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倒挂钩与空心固定轴的轴壁连接;所述空心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酸浴锅与清吹导管的一端连接,清吹导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出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一入口接收超纯水,三通阀的第二入口接收氮气;所述废气收集器通过废气收集导管与酸浴锅连接;所述酸浴锅还设置有开闭部。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酸浴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酸浴锅的顶部与清吹导管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收集导管与酸浴锅连接的一端设置于酸浴锅高位。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收集导管还设置有出口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酸浴锅底部设置有液体排泄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倒挂钩共三组上下设置,每组两个对侧设置。
进一步地,三组空心倒挂钩呈120度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支架为聚四氟乙烯空心支架或pfa空心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开闭部为酸浴锅的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酸浴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酸洗、纯水清洗和烘干三个步骤集合在同一个装置中,避免了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按上述步骤清洗后,洁净度较高,提高效率,保证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2)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空心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酸浴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酸浴锅的顶部与清吹导管的一端连接。采用该种方式,在同批次清洗的器具较多/重时,也能通过空心固定轴的设置稳定,避免空心固定轴产生形变影响清洗效果。
(3)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酸洗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蒸发酸洗废气会向上漂浮,因此为了便于收集,将废气收集导管的废弃收集端设置于酸浴锅高位。
(4)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的液体排泄口用于在完成所有清洗步骤后对酸液和超纯水的混合液进行排出。
(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心倒挂钩2共三组上下设置,每组两个对侧设置,采用该种方式可以挂载多个器具从而增加器具的清洗数量。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三组空心倒挂钩呈120度交错设置,采用该种方式可以避免上方的器具的清洗不会对下方的器具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公开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酸浴锅,101-液体排泄口,2-空心支架,201-空心固定轴,202-空心倒挂钩,3-清吹导管,4-三通阀,401-出口,402-第一入口,403-第二入口,5-废气收集导管,501-出口阀门,6-废气收集器,7-开闭部,8-器具,9-酸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验器具的清洗装置,包括酸浴锅1、空心支架2、清吹导管3、三通阀4、废气收集导管5和废气收集器6;所述空心支架2包括一空心固定轴201和多个空心倒挂钩202,所述空心固定轴201一端与所述酸浴锅1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倒挂钩202与空心固定轴201的轴壁连接;所述空心固定轴20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酸浴锅1与清吹导管3的一端连接,清吹导管3的另一端与三通阀4的出口401连接,三通阀4的第一入口402接收超纯水,三通阀4的第二入口403接收氮气;所述废气收集器6通过废气收集导管5与酸浴锅1连接;所述酸浴锅1还设置有开闭部7。
具体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清洗装置的使用包括三个步骤:
(1)酸洗步骤:首先通过开闭部7将酸浴锅1打开,将需要清洗的器具8放入酸浴锅1中的空心倒挂钩202上,并将酸液9倒入酸浴锅1中(先后顺序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再将开闭部7关闭,此时三通阀4的出口401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酸浴锅1在100℃的条件下蒸两小时以上,完成第一步的酸洗步骤,其中加热蒸发的酸液废气通过废气收集导管5收集到废气收集器6中。
(2)纯水清洗步骤:完成酸洗步骤后进行第二步,此时打开三通阀4的第一入口402和三通阀4的出口401,超纯水依次通过三通阀4的第一入口402、三通阀4的出口401、清吹导管3、空心固定轴201和空心倒挂钩202,对器具8进行淋洗,淋洗时间可以为10分钟。
(3)氮气吹扫步骤:完成纯水清洗步骤后进行第三步,此时将三通阀4切换至氮气吹扫位置,即关闭三通阀4的第一入口402同时打开三通阀4的第二入口403,将加热后的氮气依次通过三通阀4的第一入口402、三通阀4的出口401、清吹导管3、空心固定轴201和空心倒挂钩202,对器具8进行吹干。
采用上述方式,将酸洗、纯水清洗和烘干三个步骤集合在同一个装置中,避免了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按上述步骤清洗后,洁净度较高,提高效率,保证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另外,还可以对清洗后的器具8进行检测:将器具8从酸浴锅1中取出,将器具8里盛满超纯水上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中的杂质元素,符合要求则收集备用,不符合要求则再放入酸浴锅1按上述步骤再次清洗。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空心固定轴201的一端与所述酸浴锅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固定轴20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酸浴锅1的顶部与清吹导管3的一端连接。而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空心固定轴20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酸浴锅1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清吹导管3的一端连接。
采用该种方式,在同批次清洗的器具8较多/重时,也能通过空心固定轴201的设置稳定,避免空心固定轴201产生形变影响清洗效果。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废气收集导管5与酸浴锅1连接的一端设置于酸浴锅1高位。
具体地,在酸洗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蒸发酸洗废气会向上漂浮,因此为了便于收集,将废气收集导管5的废弃收集端设置于酸浴锅1高位。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废气收集导管还设置有出口阀门501。
该出口阀门501可以于不同步骤进行开闭,例如在酸洗步骤和氮气吹扫步骤打开,在纯水清洗步骤关闭;或者是在需要对废气收集器6进行更换时关闭出口阀门501。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酸浴锅1底部设置有液体排泄口101。
该液体排泄口用于在完成所有清洗步骤后对酸液9和超纯水的混合液进行排出。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空心倒挂钩202共三组上下设置,每组两个对侧设置。采用该种方式可以挂载多个器具8从而增加器具8的清洗数量。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三组空心倒挂钩202呈120度交错设置(图中未示出)。采用该种方式可以避免上方的器具8的清洗不会对下方的器具8产生影响。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支架2为聚四氟乙烯空心支架或pfa空心支架。酸洗装置需耐酸耐高温因此采用上述材质。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开闭部7为酸浴锅1的顶盖。
更优地,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与酸浴锅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采用密封圈使得清洗装置密封性更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