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铊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铊是一种对环境、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人体可以通过误食含铊化合物、饮用含铊水源、食用含铊果蔬、职业接触等途径摄入铊化合物,从而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以及毛发脱落、胃肠道消化系统症状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等。职业性铊中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职业病。
我国是铊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铊通过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工业生产以及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等途径进入到水环境中,给环境治理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如不严加管控和有效治理,势必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害。水体中的铊主要以tl+离子形式稳定存在,除了tl2s、tlcl及tli外,其他大部分铊化合物均易溶于水,这为废水中tl+的固化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对含铊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碱性环境下通过添加硫化物的方式,通过相应菌种等生物制剂的作用,使tl+离子形成铊硫化物tl2s沉淀,此种方法对于水质情况复杂的工业废水(如锅炉或烧结烟气脱硫废水)而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要求。利用各种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等)或矿物材料(如粘土矿物)或是利用活性氧化铝和离子交换法进行吸附分离,前者因处理效果不理想、后者因成本很高,在大量含铊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都很难推广应用。其他方法如超滤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等,也由于高昂的材料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很难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废水处理过程高效、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含铊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设备采用市场常规材料制造,加工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含铊脱硫废水的处理,为高悬浮物、高盐、重金属超标的复杂水质的脱硫废水治理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铊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处理箱4、絮凝箱ⅰ7、沉降箱ⅰ10、脱铊预处理箱13、脱铊深度处理箱16、絮凝箱ⅱ19、沉降箱ⅱ22、微过滤箱25和出水箱30;
所述预处理箱4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3,所述预处理箱4内设有搅拌器ⅰ5,所述预处理箱4内设有导流管2,所述导流管2将进水口3进入的废水导入到搅拌器ⅰ5搅拌叶所在位置,所述预处理箱4的底部设有排污口ⅴ1,所述预处理箱4上部另一侧设有溢流堰ⅰ6与絮凝箱ⅰ7连通;
所述絮凝箱ⅰ7的底部设有排污口ⅳ38,所述絮凝箱ⅰ7内设有搅拌器ⅱ8,所述絮凝箱ⅰ7上部设有溢流管ⅰ9与沉降箱ⅰ10的连通;
所述沉降箱ⅰ10中下部呈锥形,沉降箱ⅰ10的锥形底部设有排泥口ⅱ37,所述沉降箱ⅰ10的出水侧通过溢流堰ⅱ12与脱铊预处理箱13连通,所述沉降箱ⅰ10内、在溢流管ⅰ9出水口与溢流堰ⅱ12的进水口之间设有竖向布设的阻尼板ⅰ11;
所述脱铊预处理箱13的底部设有排污口ⅲ36,所述脱铊预处理箱内设有搅拌器ⅲ14,所述脱铊预处理箱13的出口侧通过溢流堰ⅲ15与脱铊深度处理箱16连通;
所述脱铊深度处理箱16的底部设有排污口ⅱ35,所述脱铊深度处理箱16内设有搅拌器ⅳ17,所述脱铊深度处理箱16的出口侧通过溢流堰ⅳ18与絮凝箱ⅱ19连通;
所述絮凝箱ⅱ19的底部设有排污口ⅰ34,所述絮凝箱ⅱ19内设有搅拌器ⅴ20,所述絮凝箱ⅱ19的出口侧通过溢流管ⅱ21与沉降箱ⅱ22连通;
所述沉降箱ⅱ22中下部呈锥形,所述沉降箱ⅱ22的锥形底部设有排泥口ⅰ33,所述沉降箱ⅱ22的出水侧通过溢流管ⅲ24与微过滤箱25连通,所述沉降箱ⅱ22内、在溢流管ⅱ21的出水口与溢流管ⅲ24进水口之间设有竖向布设的阻尼板ⅱ23;
所述微过滤箱25的底部设有出水管与出水箱30连通,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29,所述微过滤箱25内、在溢流管ⅲ24出水口与出水管之间设有隔板27分隔,所述隔板27上均匀布设有过滤头26,进入微过滤箱25的废水通过过滤头从出水管排入出水箱30,所述出水箱3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32,上部设有溢流口3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板ⅰ11水平中线的下半部分均匀布设有φ10mm~φ15mm圆孔,水平中线的上半部分均布有φ20mm~φ25mm圆孔。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板ⅰ11下半部分圆孔为φ15mm,上半部分圆孔为φ25m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板ⅱ23水平中线的下半部分均布有φ10mm~φ15mm圆孔,水平中线的上半部分均布有φ15mm~φ20mm圆孔。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板ⅱ23下半部分圆孔为φ10mm,上半部分圆孔为φ20m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头26滤径在0.3μm~1.0μ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头26滤径为0.45μm。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微过滤箱25的出水管上还设有用于反冲洗过滤头26的反冲洗口28。
本实施方式中,可根据现场水质情况串加絮凝箱级数或串加沉降箱级数,提高废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强化出水水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运转过程为:含铊脱硫废水进入预处理箱4,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预处理剂,并调节ph值;然后进入絮凝箱ⅰ7,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然后进入沉降箱ⅰ10进行固液分离,泥渣从锥底排泥口ⅱ排出,含铊的上清液进入脱铊预处理箱13,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脱铊预处理剂进行脱铊反应完成预处理过程,然后进入脱铊深度处理箱16,继续加入深度脱砣处理剂,形成的含铊渣水混合物进入絮凝箱ⅱ19,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然后进入沉降箱ⅱ22进行固液分离,含铊的泥渣从锥底排泥口ⅰ排出,上清液进入微过滤箱25,过滤掉残存的超微细悬浮物后,合格清水进入出水箱,完成脱铊处理过程。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设计简单,设备布置紧凑,工艺流畅,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一键式启停。
2)装置自身调节与缓冲能力大,耐负荷冲击性强,在原水中铊含量波动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保持出水水质,装置性能稳定性高。
3)装置适应性强,能很好的适应原水中高悬浮物、高盐、含重金属等复杂水质情况,且可保持良好的处理能力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废水处理过程高效,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一键式启停,运转过程可实现无人值守,连续化稳定运行,装置设备采用市场常规材料制造,加工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排污口ⅴ,2、导流管,3、进水口,4、预处理箱,5、搅拌器ⅰ,6、溢流堰ⅰ,7、絮凝箱ⅰ,8、搅拌器ⅱ,9、溢流管ⅰ,10、沉降箱ⅰ,11、阻尼板ⅰ,12、溢流堰ⅱ,13、脱铊预处理箱,14、搅拌器ⅲ,15、溢流堰ⅲ,16、脱铊深度处理箱,17、搅拌器ⅳ,18、溢流堰ⅳ,19、絮凝箱ⅱ,20、搅拌器ⅴ,21、溢流管ⅱ,22、沉降箱ⅱ,23、阻尼板ⅱ,24、溢流管ⅲ,25、微过滤箱,26、过滤头,27、隔板,28、反冲口,29、出水阀,30、出水箱,31、溢流口,32、排水口,33、排泥口ⅰ,34、排污口ⅰ,35、排污口ⅱ,36、排污口ⅲ,37、排泥口ⅱ,38、排污口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含铊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箱4、絮凝箱ⅰ7、沉降箱ⅰ10、脱铊预处理箱13、脱铊深度处理箱16、絮凝箱ⅱ19、沉降箱ⅱ22、微过滤箱25、出水箱30等组成。所述预处理箱4与絮凝箱ⅰ7相连,所述絮凝箱ⅰ7与沉降箱ⅰ10相连,所述沉降箱ⅰ10与脱铊预处理箱13相连,所述脱铊预处理箱13与脱铊深度处理箱16相连,所述脱铊深度处理箱16与絮凝箱ⅱ19相连,所述絮凝箱ⅱ19与沉降箱ⅱ22相连,所述沉降箱ⅱ22与微过滤箱25相连,所述微过滤箱25与出水箱30相连;所述预处理箱4侧上部设有进水口3、相对应的内部设有导流管2、箱内设有搅拌器ⅰ5,侧底部设有排污口ⅴ1,出口侧设有溢流堰ⅰ6,溢流堰ⅰ6与絮凝箱ⅰ7相通;所述絮凝箱ⅰ7侧底部设有排污口ⅳ38,所述絮凝箱ⅰ7内设有搅拌器ⅱ8,出口侧内部设有溢流管ⅰ9,溢流管ⅰ9与沉降箱ⅰ10相通;所述沉降箱ⅰ10中下部呈锥形,锥底设有排泥口ⅱ37,出水侧设有溢流堰ⅱ12,溢流堰ⅱ12与脱铊预处理箱13相通;所述沉降箱ⅰ10中部竖直方向设有阻尼板ⅰ11;所述脱铊预处理箱13侧底部设有排污口ⅲ36,脱铊预处理箱内设有搅拌器ⅲ14,出口侧设有溢流堰ⅲ15,溢流堰ⅲ15与脱铊深度处理箱16相通;所述脱铊深度处理箱16侧底部设有排污口ⅱ35,脱铊深度处理箱16内设有搅拌器ⅳ17,出口侧设有溢流堰ⅳ18;溢流堰ⅳ18与絮凝箱ⅱ19相通;所述絮凝箱ⅱ19侧底部设有排污口ⅰ34,絮凝箱ⅱ19内设有搅拌器ⅴ20,出口侧设有溢流管ⅱ21,溢流管ⅱ21与沉降箱ⅱ22相通;所述沉降箱ⅱ22中下部呈锥形,锥底设有排泥口ⅰ33,出水侧设有溢流管ⅲ24,溢流管ⅲ24与微过滤箱25相通;所述沉降箱ⅱ22中部竖直方向设有阻尼板ⅱ23;所述微过滤箱25内下侧水平方向上设有隔板27,隔板27上均布有过滤头26,过滤头26滤径在0.3μm~1.0μm。侧底部设有出水阀29,出水阀29前连接管上设有反冲洗口28,便于反冲洗过滤头26;出水阀29与出水箱30相连;所述出水箱30侧底部设有排水口32,侧上部设有溢流口3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运转过程如下:
含铊脱硫废水进入预处理箱4,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预处理剂,并调节ph值;然后进入絮凝箱ⅰ7,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然后进入沉降箱ⅰ10进行固液分离,泥渣从锥底排泥口ⅱ37排出,含铊的上清液进入脱铊预处理箱13,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脱铊预处理剂进行脱铊反应完成预处理过程,然后进入脱铊深度处理箱16,继续加入深度脱砣处理剂,形成的含铊渣水混合物进入絮凝箱ⅱ19,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然后进入沉降箱ⅱ22进行固液分离,含铊的泥渣从锥底排泥口ⅰ33排出,上清液进入微过滤箱25,过滤掉残存的超微细悬浮物后,合格清水进入出水箱30,完成脱铊处理过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一种含铊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装置,以含铊脱硫废水为待处理物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ph为5左右、含铊量3360μg/l、悬浮物含量7650mg/l的含铊脱硫废水按10.5m3/h引入预处理箱,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预处理剂,并调节ph值至8-8.5,然后溢流进入絮凝箱ⅰ;
(2)在絮凝箱ⅰ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0.20g/l左右的加量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与水一起溢流进入沉降箱ⅰ;
(3)在沉降箱ⅰ中,形成的矾花颗粒通过重力沉降从泥水中分离,污泥渣从底部排泥口ⅱ排出,含铊的上清液溢流进入脱铊预处理箱;
(4)在脱铊预处理箱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与铊含量理论摩尔比0.8~1:1的比例加入脱铊预处理剂,反应5~10分钟,然后溢流进入脱铊深度处理箱;
(5)在脱铊深度处理箱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与测算的铊残存量质量比5~10:1的比例加入脱铊深度处理剂,反应时间20~30分钟,然后溢流进入絮凝箱ⅱ;
(6)在絮凝箱ⅱ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0.10g/l左右的加量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与水一起溢流进入沉降箱ⅱ;
(7)在沉降箱ⅱ中,形成的矾花颗粒通过重力沉降从泥水中分离,污泥渣从底部排泥口ⅰ排出,上清液溢流进入微过滤箱;
(8)在微过滤箱中,通过0.45μm滤径的过滤头,对上清液含有的超细微量的悬浮物过滤后,得到滤液,进入出水箱;
(9)在出水箱中取水样检测,铊含量降至1.43μg/l,可综合回用或达标排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一种含铊脱硫废水深度处理装置,以含铊脱硫废水为待处理物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ph为5左右、含铊量6980μg/l、悬浮物含量5650mg/l的含铊脱硫废水按6.0m3/h引入预处理箱,在不断搅拌情况下,加入预处理剂,并调节ph值至8-8.5,然后溢流进入絮凝箱ⅰ;
(2)在絮凝箱ⅰ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0.15g/l左右的加量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与水一起溢流进入沉降箱ⅰ;
(3)在沉降箱ⅰ中,形成的矾花颗粒通过重力沉降从泥水中分离,污泥渣从底部排泥口ⅱ排出,含铊的上清液溢流进入脱铊预处理箱;
(4)在脱铊预处理箱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与铊含量理论摩尔比0.8~1:1的比例加入脱铊预处理剂,反应5~10分钟,然后溢流进入脱铊深度处理箱;
(5)在脱铊深度处理箱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与测算的铊残存量质量比5~10:1的比例加入脱铊深度处理剂,反应时间20~30分钟,然后溢流进入絮凝箱ⅱ;
(6)在絮凝箱ⅱ中,在不断搅拌情况下,按0.10g/l左右的加量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凝与絮凝反应,绝大部分悬浮物形成矾花与水一起溢流进入沉降箱ⅱ;
(7)在沉降箱ⅱ中,形成的矾花颗粒通过重力沉降从泥水中分离,污泥渣从底部排泥口ⅰ排出,上清液溢流进入微过滤箱;
(8)在微过滤箱中,通过0.45μm滤径的过滤头,对上清液含有的超细微量的悬浮物过滤后,得到滤液,进入出水箱;
(9)在出水箱中取水样检测,铊含量降至0.87μg/l,可综合回用或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