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各种污水、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有害物质的事故性排放及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长期积累等。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变化,微生物生产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最终会被人们间接吸收,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次污染,通过饮用水或土壤—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及人类健康,目前,现有的土壤修复方式是使用液体改良药液对土壤进行修复,不过目前使用土壤修复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改良药液的种类通常为多种,而目前使用的装置多为单独喷洒,增加了土壤修复的成本,且使修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位于其上方的混流筒;
所述安装板外表面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安装板外表面的顶端的边缘处开设有四个安装孔;
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外表面的顶端外凸形成有多个凸台,所述安装板外表面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四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阀门,四个所述阀门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所述混流筒外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之间相连通,四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四个通孔相连通,所述混流筒外表面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与通孔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外表面底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四个安装孔两两之间。
可选的,所述转动板的直径与固定筒的内径相等,所述转动板的底面与安装板的顶面相贴合。
可选的,四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均略小于第一连接管的直径,四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高度均小于固定筒的高度。
可选的,多个所述凸台关于转动板的圆心圆周分布,多个所述凸台均为三角形,且高度均大于转动板的厚度。
可选的,四个所述通孔的内径均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的长度之和大于固定筒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通过在安装板顶面的四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在四个第一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门,阀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同时使用混流筒将四个第二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其中混流筒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喷头,进而达到了可以对不同的药液进行混合,且还能对流量进行控制,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2、该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通过在安装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筒,在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其中转动板通过电机带动进行转动,达到了能够对固定筒内部的土壤进行翻动的目的,使药液与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在转动板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凸台,多个凸台均匀分布,使土壤翻动更加方便,且翻动效果较好,使整个装置符合实际使用的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混流筒,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喷头,6-支撑腿,7-固定筒,8-阀门,9-转动板,10-电机,11-凸台,12-安装孔,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混流喷液型土壤修复装置,它包括安装板1和位于其上方的混流筒2;
安装板1外表面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7,安装板1外表面的顶端的边缘处开设有四个安装孔12;
固定筒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9,转动板9外表面的顶端外凸形成有多个凸台11,安装板1外表面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与转动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
四个安装孔1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四个第一连接管3外表面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阀门8,四个阀门8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4;
混流筒2外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四个通孔13,四个通孔13之间相连通,四个第二连接管4分别与四个通孔13相连通,混流筒2外表面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喷头5,喷头5与通孔13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安装板1外表面底端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6,四个支撑腿6分别位于四个安装孔12两两之间,其中四个支撑腿6的使用能够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四个支撑腿6均倾斜布置,且高度相等,同时保证电机10不会与地面相接触,使各部件均能正常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转动板9的直径与固定筒7的内径相等,转动板9的底面与安装板1的顶面相贴合,其中转动板9通过电机10带动进行转动,达到了能够对固定筒7内部的土壤进行翻动的目的,使药液与土壤混合均匀,尺寸和位置的配合,能够减少转动板9与固定筒7缝隙之间的存土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四个安装孔12的内径均略小于第一连接管3的直径,四个第一连接管3的高度均小于固定筒7的高度,使第一连接管3不会与地面接触,且保证第一连接管3位置的固定,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凸台11关于转动板9的圆心圆周分布,多个凸台11均为三角形,且高度均大于转动板9的厚度,多个凸台均匀分布,使土壤翻动更加方便,且翻动效果较好,使整个装置符合实际使用的习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四个通孔13的内径均与第二连接管4的直径相等,第二连接管4和第一连接管3的长度之和大于固定筒7的高度,保证混流筒2位于固定筒7的上方,使二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接触,其中混流筒2的使用,达到了可以对不同的药液进行混合,且还能对流量进行控制,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通过在安装板1顶面的四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3,在四个第一连接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阀门8,阀门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4,同时使用混流筒2将四个第二连接管4连接在一起,其中混流筒2底面的中部设置有喷头5,进而达到了可以对不同的药液进行混合,且还能对流量进行控制,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通过在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筒7,在固定筒7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9,其中转动板9通过电机10带动进行转动,达到了能够对固定筒7内部的土壤进行翻动的目的,使药液与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在转动板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凸台11,多个凸台11均匀分布,使土壤翻动更加方便,且翻动效果较好,使整个装置符合实际使用的习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下一篇:中孔系杆拱桥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