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清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医疗器械在重复使用当中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处理,但传统的医疗器械消毒通常是浸泡清洗后进行消毒,满足不了多种类的医疗器械,存在清洗消毒不彻底,器械上的死角容易清洗不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所述清洗箱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清洗篮,所述清洗箱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表面设置有冲洗喷头,所述清洗箱内底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消毒台,所述储液箱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棒,所述清洗箱的内侧壁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
可选的,所述清洗箱上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把。
可选的,所述清洗箱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软管,所述排液软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清洗箱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与排液软管相适配的挂钩。
可选的,所述清洗箱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内部设置有刹车片,所述清洗箱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窗。
可选的,所述滑块的内侧壁设置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清洗箱活动连接,所述滑块背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的两端与清洗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加热棒和紫外线消毒灯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加热棒和紫外线消毒灯呈环形阵列在清洗箱的内侧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通过第二电机、气动推杆、清洗篮、储液箱、水泵、分流管和冲洗喷头的设置,气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清洗篮升降,方便清洗,第二电机工作带动气动推杆进而带动清洗篮转动,便于对器械的不同部位进行冲洗,提高清洗效率,水泵工作将储液箱内的清洗液抽入分流管,通过分流管分流到若干个冲洗喷头,通过冲洗喷头对器械进行冲洗。
2、该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第一电机、螺纹杆、滑块、限位滑杆、加热棒和紫外线消毒灯的设置,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块在螺纹杆和限位滑杆的表面滑动,将清洗完成的清洗篮转移到消毒台上,加热棒和紫外线消毒灯工作,对器械进行消毒和烘干,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清洗箱;2、第一电机;3、螺纹杆;4、滑块;5、第二电机;6、气动推杆;7、清洗篮;8、储液箱;9、水泵;10、分流管;11、冲洗喷头;12、消毒台;13、加热棒;14、紫外线消毒灯;15、排液软管;16、万向轮;17、观察窗;18、限位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清洗箱1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内侧壁设置有与螺纹杆3相适配的螺纹槽,螺纹杆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清洗箱1活动连接,滑块4背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滑杆18,限位滑杆18的两端与清洗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滑块4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气动推杆6,气动推杆6的输出端设置有清洗篮7,清洗篮7上表面的一侧插接有挡板,清洗箱1内底壁的中部设置有储液箱8,储液箱8的一侧设置有水泵9,水泵9的输出端连通有分流管10,分流管10的表面设置有冲洗喷头11,清洗箱1内底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消毒台12,储液箱8的一侧设置有加热棒13,清洗箱1的内侧壁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14,加热棒13和紫外线消毒灯14的数量均为若干个,若干个加热棒13和紫外线消毒灯14呈环形阵列在清洗箱1的内侧壁,清洗箱1上表面的两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盖板,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把,清洗箱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软管15,排液软管15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清洗箱1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与排液软管15相适配的挂钩,清洗箱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6,万向轮16的内部设置有刹车片,清洗箱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观察窗17。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该全科医生用器械清洗装置,工作步骤如下:
1、人员打开盖板,将清洗篮7上表面一侧的挡板抽出,将器械放置在清洗篮7内,将挡板插入清洗篮7,盖上盖板。
2、人员控制气动推杆6的输出端带动清洗篮7升降,将清洗篮7投放在冲洗喷头11的附近,第二电机5工作带动气动推杆6进而带动清洗篮7转动,便于对器械的不同部位进行冲洗,提高清洗效率,水泵9工作将储液箱8内的清洗液抽入分流管10,通过分流管10分流到若干个冲洗喷头11,通过冲洗喷头11对器械进行冲洗。
3、人员将排液软管15从挂钩上取下,将排液软管15表面的控制阀打开,将清洗的废液排出。
4、第一电机2工作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块4在螺纹杆3和限位滑杆18的表面滑动,将清洗完成的清洗篮7转移到消毒台12上,加热棒13和紫外线消毒灯14工作,对器械进行消毒和烘干,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