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水已普遍受到了污染,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是指使用设备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得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在进行处理地下水污染时,由于在污水处理装置中没有设置挡板,导致水池与水池之间形成交叉污染,从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水箱、进水口、立柱、水管、污水处理装置、观察窗、梯子,所述水箱与水管进行活动卡合,所述水箱表面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与立柱为一体化设计,所述水管通过活动卡合在污水处理装置的后方,所述观察窗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污水处理装置的上方,所述梯子通过螺栓连接在水箱右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由消毒盒、出水口、清水池、活动挡板、净化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组成,所述消毒盒通过螺栓连接在污水处理装置内侧,所述出水口通过嵌固连接在污水处理装置右侧,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部设有多个活动挡板,所述清水池、净化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通过活动挡板进行分隔。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相互平行,所述立柱与观察窗相互平行,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圆柱状设计。
更进一步的,所述消毒盒位于清水池与净化池中,所述活动挡板均匀分布在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出水口位于清水池,所述净化池、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内均接有水管。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污水处理装置内设有活动挡板,使得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处理时,通过活动挡板进行对水池之间的分隔,从而能够很好的对各水池进行有效隔绝,避免水池与水池之间形成交叉污染,从而避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箱-1、进水口-2、立柱-3、水管-4、污水处理装置-5、观察窗-6、梯子-7、消毒盒-51、出水口-52、清水池-53、活动挡板-54、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水箱1、进水口2、立柱3、水管4、污水处理装置5、观察窗6、梯子7,所述水箱1与水管4进行活动卡合,所述水箱1表面设有进水口2,所述水箱1与立柱3为一体化设计,所述水管4通过活动卡合在污水处理装置5的后方,所述观察窗6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污水处理装置5的上方,所述梯子7通过螺栓连接在水箱1右侧,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由消毒盒51、出水口52、清水池53、活动挡板54、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组成,所述消毒盒51通过螺栓连接在污水处理装置5内侧,所述出水口52通过嵌固连接在污水处理装置5右侧,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内部设有多个活动挡板54,所述清水池53、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通过活动挡板54进行分隔,所述进水口2与出水口52相互平行,所述立柱3与观察窗6相互平行,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采用圆柱状设计,所述消毒盒51位于清水池53与净化池55中,所述活动挡板54均匀分布在污水处理装置5,所述出水口52位于清水池53,所述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内均接有水管4。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地下水通过将活动挡板54均匀分布在污水处理装置5中,使得形成清水池53、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再将地下水通过进水口2进入水箱1中,通过水管4流入接触氧化池57中进行生化处理,流入沉淀池56中进行沉淀去除脱落的生物膜,再流入净化池55中、最后通过消毒盒51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通过清水池53中的出水口52流出,从而完成对地下水污染的处理,此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避免了水池与水池之间形成交叉污染,从而避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水箱(1)、进水口(2)、立柱(3)、水管(4)、污水处理装置(5)、观察窗(6)、梯子(7),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1)与水管(4)进行活动卡合,所述水箱(1)表面设有进水口(2),所述水箱(1)与立柱(3)为一体化设计,所述水管(4)通过活动卡合在污水处理装置(5)的后方,所述观察窗(6)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污水处理装置(5)的上方,所述梯子(7)通过螺栓连接在水箱(1)右侧;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由消毒盒(51)、出水口(52)、清水池(53)、活动挡板(54)、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组成,所述消毒盒(51)通过螺栓连接在污水处理装置(5)内侧,所述出水口(52)通过嵌固连接在污水处理装置(5)右侧,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内部设有多个活动挡板(54),所述清水池(53)、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通过活动挡板(54)进行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与出水口(52)相互平行,所述立柱(3)与观察窗(6)相互平行,所述污水处理装置(5)采用圆柱状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盒(51)位于清水池(53)与净化池(55)中,所述活动挡板(54)均匀分布在污水处理装置(5),所述出水口(52)位于清水池(53),所述净化池(55)、沉淀池(56)、接触氧化池(57)内均接有水管(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水箱、进水口、立柱、水管、污水处理装置、观察窗、梯子,水箱与水管进行活动卡合,水箱表面设有进水口,水箱与立柱为一体化设计,水管通过活动卡合在污水处理装置的后方,观察窗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污水处理装置的上方,梯子通过螺栓连接在水箱右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污水处理装置内设有活动挡板,使得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处理时,通过活动挡板进行对水池之间的分隔,从而能够很好的对各水池进行有效隔绝,避免水池与水池之间形成交叉污染,从而避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下一篇:解析机房精密空调的工作原理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