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粪污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粪污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养殖健康生产的重要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畜禽粪便,尿液年产生量约4亿吨,甚至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不仅制约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还使畜禽养殖可能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和潜在的疫病传染源。因此,对畜禽粪污进行回收处理,对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固液分离是粪污的预处理工艺,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和设备,将粪污中的固形物与液体分开。
将粪污中的悬浮固体、长纤维、杂草等分离出来,通常可使粪污中的化学需氧量降低14%~16%。粪污经过固液分离后,固体部分便于运输、干燥、制有机肥或用做牛床垫料等;液体部分不仅易于输送、存储,而且由于液体部分的有机物含量低,也便于后续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粪污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粪污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仓,所述处理仓中转动安装有二级过滤仓,处理仓顶部连通固定设置有进料管、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处理仓顶部侧壁通过转动轴承连通转动设置有上出料管、底部侧壁通过转动轴承连通转动设置有下出料管,进料管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料斗所述二级过滤仓中同轴固定设置有一级过滤仓,所述二级过滤仓是上侧开口的仓体,所述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和通槽,所述进料管的底部穿过安装槽设置在一级过滤仓中;
所述上出料管中转动设置有上螺旋杆,上出料管的底部穿过通槽设置在一级过滤仓中、顶部设置有上出料口,上出料管与通槽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下出料管顶部贯穿二级过滤仓的侧壁、且设置在二级过滤仓中,下出料管顶部与二级过滤仓固定连接、底部设置有下出料口,下出料管顶部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隔离杆,下出料管中转动设置有下螺旋杆,所述隔离杆顶部固定安装在同一连接管上,所述连接管中转动设置有竖杆,连接管顶部贯穿一级过滤仓的侧壁、且设置在一级过滤仓中,连接管顶部与一级过滤仓固定连接,连接管顶部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顶部固定安装在上出料管的底部,所述竖杆顶部固定连接上螺旋杆、底部固定连接下螺旋杆。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仓内壁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二级过滤仓外壁周向均匀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出料口外侧固定安装有导料板,所述处理仓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回收仓,所述回收仓顶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在处理仓顶部,导料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上出料管外壁上、且与上出料口配合使用,导料板的下端通过敞口固定安装在回收仓内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仓顶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一侧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中滑动设置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内侧固定连接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处理仓外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传送轮,两个所述传送轮一个固定安装在下出料管外壁上、另一个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送轮之间连接设置有传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处理仓外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一个固定安装在下螺旋杆底部、另一个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连接设置有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仓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二级刮板,所述二级刮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管,所述一级过滤仓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级刮板,所述一级刮板通过斜杆固定连接上出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下出料管转动、从而带动连接管和上出料管转动,从而带动一级过滤仓和二级过滤仓转动,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一级过滤仓中,一级过滤仓转动将物料中的草料从粪便中脱离,二级过滤仓转动将物料中的干料和液体进行分离,装置以及分级对物料进行处理,操作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上出料管中转动设置有上螺旋杆,下出料管中转动设置有下螺旋杆,上螺旋杆和下螺旋杆转动,上螺旋杆将一级过滤仓中的物料通过上出料口输送出装置,下螺旋杆将二级过滤仓中的物料通过下出料口输送出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粪污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出料管和下出料管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板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处理仓,101-出料管,2-二级过滤仓,201-环形限位槽,202-环形块,3-一级过滤仓,4-回收仓,5-挡板,501-安装槽,502-通槽,6-上出料管,601-出料口,7-下出料管,701-下出料口,8-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加料斗,11-导料板,12-进料管,13-滚轮,14-滑槽,15-一级刮板,16-二级刮板,17-传送轮,18-传送带,19-传动轮,20-传动带,21-上螺旋杆,22-分隔杆,23-连接管,24-竖杆,25-隔离杆,26-下螺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粪污处理装置,包括处理仓1,处理仓1中转动安装有二级过滤仓2,处理仓1顶部连通固定设置有进料管12、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01,处理仓1顶部侧壁通过转动轴承连通转动设置有上出料管6、底部侧壁通过转动轴承连通转动设置有下出料管7,处理仓1内壁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14,二级过滤仓2外壁周向均匀转动设置有滚轮13,滚轮13转动设置在滑槽14中。
进料管12顶部连通设置有加料斗10,二级过滤仓2中同轴固定设置有一级过滤仓3,
二级过滤仓2是上侧开口的仓体,开口处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槽一侧设置有环形限位槽201,环形限位槽201中滑动设置有环形块202,环形块202内侧固定连接挡板5。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挡板5,挡板5上设置有安装槽501和通槽502,进料管12的底部穿过安装槽501设置在一级过滤仓3中;
上出料管6中转动设置有上螺旋杆21,上出料管6的底部穿过通槽502设置在一级过滤仓3中、顶部设置有上出料口601,上出料管6与通槽502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上出料口601外侧固定安装有导料板11,处理仓1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回收仓4,回收仓4顶部敞口的空腔结构,导料板11倾斜设置在处理仓1顶部,导料板1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上出料管6外壁上、且与上出料口601配合使用,导料板11的下端通过敞口固定安装在回收仓4内腔中。
下出料管7顶部贯穿二级过滤仓2的侧壁、且设置在二级过滤仓2中,下出料管7顶部与二级过滤仓2固定连接、底部设置有下出料口701,下出料管7顶部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隔离杆25,下出料管7中转动设置有下螺旋杆26,隔离杆25顶部固定安装在同一连接管23上,连接管23中转动设置有竖杆24,连接管23顶部贯穿一级过滤
仓3的侧壁、且设置在一级过滤仓3中,连接管23顶部与一级过滤仓3固定连接,连接管23顶部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分隔杆22,分隔杆22顶部固定安装在上出料管6的底部,竖杆24顶部固定连接上螺旋杆21、底部固定连接下螺旋杆26。
本实施例中,处理仓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处理仓1外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传送轮17,两个传送轮17一个固定安装在下出料管7外壁上、另一个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传送轮17之间连接设置有传送带18,处理仓1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9,处理仓1外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两个传动轮19,两个传动轮19一个固定安装在下螺旋杆26底部、另一个与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轮19之间连接设置有传动带20。
本实施例中,二级过滤仓2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二级刮板16,二级刮板16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管23,一级过滤仓3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一级刮板15,一级刮板15通过斜杆固定连接上出料管6。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物料通过进料管12向装置中输送物料,驱动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上出料管6和下出料管7转动,下出料管7转动带动一级过滤仓3和二级过滤仓2转动,物料在一级过滤仓3中过滤,将物料中的草料过滤,草料滞留在一级过过滤仓3中,粪便移动到二级过滤仓2中,二级过滤仓2对粪便进行过滤,将粪便中的干料和水分进行分离,水分通过出料管101排出,粪便中的干料在二级过滤仓2中。
在过滤过程中,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同时转动,上螺旋杆21和下螺旋杆26也在同时同向转动,避免物料在过滤过程中通过上出料管6和下出料管7输送出装置,在过滤完毕,停止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继续转动,上螺旋杆21和下螺旋杆26转动,上螺旋杆21将第一过滤仓3中草料通过上出料管6输送出装置并通过上出料口601排出装置,草料在导向板11的作用下,输送到回收仓4中。下螺旋杆26转动将二级过滤仓2中的粪便干料通过下出料管7输送出装置并通过下出料口701排出装置。
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9外接电源,其控制方式为公知常识,本说明书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