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为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通常在厌氧池内均布弹性填料以及在好氧池内均布mbbr填料,但后期在更换弹性填料、mbbr填料时,需要人员进入污水处理池内,且需要人员借助工具将弹性填料、mbbr填料从污水处理池内清理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后期在更换弹性填料、mbbr填料时,需要人员进入污水处理池内,且需要人员借助工具将弹性填料、mbbr填料从污水处理池内清理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填料清理更换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膜反应池,所述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膜反应池之间均设有用于流通污水的溢流口,所述厌氧池上侧和好氧池上侧均对称安装有两个u型状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表面中部位置安装有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厌氧池内的储料槽中均布有弹性填料,所述好氧池内的储料槽中均布有mbbr填料,所述储料槽一侧面下部位置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堵板。
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池上侧设有与缺氧池固定连接的l型支板,所述l型支板的水平部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l型支板并连接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下端延伸至缺氧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槽内上部位置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板,所述电动推杆活动端通过螺丝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动推杆缸体端安插在通孔内并与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池内下部位置和膜反应池内下部位置均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一端连接有竖向布置的支管,所述支管上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布风管,所述布风管一端连接气泵出风端。
进一步地,所述膜反应池内安装有mbr膜,所述mbr膜与处于膜反应池内的曝气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池内的储料槽下部位置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支杆,所述好氧池内的曝气管处于储料槽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更换弹性填料、mbbr填料时,控制电动推杆收缩,进而电动推杆带动储料槽向上移动,直至两个储料槽分别移动至厌氧池、好氧池上侧,此时堵板处于暴露状态,将堵板拆下后,便于通过排料口将弹性填料、mbbr填料从储料槽内清理出,无须人员进入厌氧池、好氧池内,提高填料更换清理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中堵板和储料槽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缺氧池、2-气泵、3-布风管、4-厌氧池、5-弹性填料、6-支管、7-曝气管、8-好氧池、9-沉淀池、10-膜反应池、11-溢流口、12-mbbr填料、13-支架、14-电动推杆、15-电机、16-l型支板、17-搅拌棒、18-储料槽、19-透水孔、20-支杆、21-堵板、2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缺氧池1、厌氧池4、好氧池8、沉淀池9和膜反应池10,缺氧池1、厌氧池4、好氧池8、沉淀池9和膜反应池10之间均设有用于流通污水的溢流口11,溢流口11的设计便于污水在缺氧池1、厌氧池4、好氧池8、沉淀池9和膜反应池10之间流动,膜反应池10前设计沉淀池9进行泥水分离并排除上浮的污泥,使大部分泥在进入膜区前沉淀,减轻、减少mbr膜的运行负荷,减少污堵几率,延迟膜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加长了膜的反洗周期,也进一步保证了出水水质。
厌氧池4上侧和好氧池8上侧均对称安装有两个u型状的支架13,支架13上表面中部位置安装有竖向布置的电动推杆14,支架13为电动推杆14提供支撑载体。
电动推杆14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储料槽18,储料槽18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19,透水孔19的设计便于污水进入储料槽18内。
厌氧池4内的储料槽18中均布有弹性填料5,好氧池8内的储料槽18中均布有mbbr填料12,储料槽18一侧面下部位置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内安装有可拆卸的堵板21,当需要更换弹性填料5、mbbr填料12时,控制电动推杆14收缩,进而电动推杆14带动储料槽18向上移动,直至两个储料槽18分别移动至厌氧池4、好氧池8上侧,此时堵板21处于暴露状态,将堵板21拆下后,便于通过排料口将弹性填料5、mbbr填料12从储料槽18内清理出,无须人员进入厌氧池4、好氧池8内,提高填料更换清理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缺氧池1上侧设有与缺氧池1固定连接的l型支板16,l型支板16的水平部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电机15,电机15输出端贯穿l型支板16并连接有搅拌棒17,搅拌棒17下端延伸至缺氧池1内,l型支板16为电机15提供安装载体,接通电机15的电路后,电机15驱动搅拌棒17在缺氧池1内旋转,实现搅动缺氧池1内污水的目的。
储料槽18内上部位置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板22,电动推杆14活动端通过螺丝与连接板22固定连接,连接板22的设计便于电动推杆14与储料槽18的连接。
支架13上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电动推杆14缸体端安插在通孔内并与支架13固定连接,通孔为电动推杆14提供安装空间。
好氧池8内下部位置和膜反应池10内下部位置均安装有曝气管7,曝气管7一端连接有竖向布置的支管6,支管6上端连接有横向布置的布风管3,布风管3一端连接气泵2出风端,接通气泵2的电路后,气泵2工作将空气通过布风管3和支管6输送至曝气管7内,实现对好氧池8和膜反应池10内补充氧气。
膜反应池10内安装有mbr膜,mbr膜与处于膜反应池10内的曝气管7相连接,mbr膜连接曝气管7,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好氧池8内的储料槽18下部位置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支杆20,好氧池8内的曝气管7处于储料槽18下侧,支杆20的设计为好氧池8内的曝气管7提供安装空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