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打通再生资源收、储、运、用产业链条。”宋慰祖表示,首先,增加可回收物品种,细化可回收物的品类,明确哪些物资具有回收价值;其次,设置专门的再生资源投放点、收集点、暂存点,“再生资源要想收得上来、运得出去需要有专门的场所,有了分类暂存的地点或设施才能与分类运输的车辆衔接。”
宋慰祖表示,由城市管理部门搭建平台,实现街道、社区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之间的市场化对接,帮助街道、社区引入第三方企业,“比如发布达标合规的物资回收再利用企业目录,供街乡、社区从中选择,实现精准落地。”宋慰祖说,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形成1+1大于2的效能,做到垃圾分类与物资回收再利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因地制宜探索厨余垃圾投放方式
今年市政协会,朱良委员重点关注厨余垃圾的投放问题,对厨余垃圾投放时是不是必须破袋,他认为不宜“一刀切”式强制要求,各社区应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厨余垃圾投放方式,并探索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采取机械化手段集中破袋。
朱良说,北京实施垃圾分类的目的是让分类成为人人自觉的行动,未来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自觉分、分得清,那破袋检查厨余垃圾分类质量就不再是必须环节,可以考虑在厨余垃圾处理厂通过机械化手段集中破袋。
朱良调研发现,“其实没必要一律采取破袋投放的形式,各社区可以根据住户年龄构成、外出集中时段等多方面情况因地制宜探索投放方式。”
加大垃圾分类奖惩力度
“北京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之后,前期宣传力度大、监督及时准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还是有一部分人嫌麻烦不愿意分,或是不会分、分不好,接下来仍要大力提高居民自觉分类意识。”市政协委员、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明今年的提案依旧关注垃圾分类,他建议,要完善垃圾分类规章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提升居民参与度。
刘海明建议,要尽快完善垃圾分类规章管理制度,加大监管,设置奖惩措施,对未按要求进行垃圾处理的现象,要进行处罚或惩戒。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个人或企业给予一定积分奖励,例如实行垃圾分类存折等,“还可以设立监督投诉电话,让广大居民作为监督员,全员参与垃圾分类管理;或是针对街道、社区层面开展垃圾分类考核排名,对垃圾分类开展效果不好的街道、社区加大曝光力度。”
市政协委员、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兼区总工会主席胡淑彦也建议,要加大对拒不配合垃圾分类居民的处罚力度。将执法权授权下沉到社区物业,由街道授权物业代街道执法,授权物业可以对拒不配合和乱扔垃圾的个人进行处罚,方便物业作为垃圾分类责任人加强对本小区的有效管理,“当然,如果授权物业可对个人进行处罚,那么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执法规范、取证要求等,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管。”胡淑彦说。
此外,刘海明还建议,要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比如在社区组织一些有奖竞猜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让孩子担任垃圾分类小小监督员,让学生从小养成好习惯,将垃圾分类的意识带入每个家庭中。
上一篇:废铜回收原理塑料回收的好处
下一篇:施工环节成本控制要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