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祎回收网讯:近年来由于我国雾霾天气愈发严重,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控制烟气排放污染物力度,提出一系列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早在2011年7月发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不同地区、不同燃煤机组的NOX排放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重点地区排放标准要求氮氧化物≤100mg/Nm3。
2014年9月国家三部委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6-回顾2020年)》,要求到回顾2020年,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东部地区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10万千瓦及以上自备燃煤发电机组及其它有条件的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烟尘≤10mg/Nm3、SO?≤35mg/Nm3、氮氧化物≤50mg/Nm3。
这就对脱硝装置的达标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经投运的SCR脱硝出口、总排口都设置有CEMS在线监测仪表,其中总排口的CEMS在线测量数据上传至当地环保部门。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如:烟气流场分布均匀性、流速和烟温控制、AIG喷氨分配、催化剂性能、CEMS在线测点布置等,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困难。
本文通过对某厂2号机组脱硝运行中经常发生的SCR出口与烟囱入口测量NOx浓度值“倒挂”问题(即总排口测量值大于SCR出口测量值产生的偏差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便于发电企业及时排查问题来源,优化脱硝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1系统概况
某厂2号机组为660MW超临界直流燃煤机组,脱硝系统采用低氮燃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高含尘布置,即SCR反应器布置在锅炉省煤器出和空气预热器之间,不设旁路系统,还原剂为液氨。设计入口NOx为250mg/m3,脱硝装置安装了备用层催化剂,即目前为“2+1”层催化剂。
2系统控制遇到的主要问题
1)、脱硝出口浓度分布均匀性、氨逃逸
在570MW负荷下,脱硝A、B侧出口各测孔不同深度NOx浓度和氨逃逸量差别较大,如图1所示。
图1脱硝A侧出口NOx浓度分布(570MW)
图2脱硝A侧出口氨逃逸分布(570MW)
延伸阅读:
锅炉氮氧化物减排技术有哪些?
影响燃煤锅炉氮氧化物NOX生成量因素分析
下一篇:如何计算园林定额的内墙面抹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