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汽车电梯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条件分析

汽车电梯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条件分析  第1张

汽车电梯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条件分析值得关注从保障人员乘梯汽车和电梯本身安全的角度出发结合汽车电梯以上应用特点和现有的相关电梯技术标准汽车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对于允许叉车进入轿厢的货梯其井道和导向系统也应按汽车电梯的技术要求设计和安装

汽车电梯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条件分析  第2张

1标志和符号

汽车电梯每层层门楼面地板上宜标明行驶方向层门入口和轿厢内明显处应用耐用材料制成长宽高限值标志和限载标志字体高度不应小于10cm且要醒目

2井道

21井道的强度要求

汽车电梯井道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不仅能承受普通电梯运行时具有的载荷还要承受轿厢装卸载时所产生的载荷对于曳引式电梯井道应满足GB75882003的相关要求宜使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井道或者钢筋混凝土形成框架并以优质实心砖填充井道对于液压式电梯也宜采用混凝土结构井道多缸侧置直顶式允许采用砖墙井道但应满足表2要求在实心砖井道壁上安装导轨支架应使用穿墙螺栓和连续的钢夹板钢夹板面积要能延伸到所有螺栓横切面圆心外80mm处钢夹板上螺栓穿孔不应过大螺栓应采用88级高强螺栓直径不小于14mm且应配装平垫片并采用弹性垫片或其他防松措施

22井道壁与层门地坎结合强度的要求

层门侧的井道壁与层门地坎应有足够的结合强度

3导向

导轨及附件接头应能承受电梯使用中被施加的各种载荷和力而且应能够

1保证轿厢和对重的导向

2为平衡汽车出入电梯时给轿厢施加的倾翻力矩轿厢导向应采用不少于4根刚性的钢制实心导轨导轨变形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不应出现门的意外开锁安全装置的动作不受影响移动部件应不会与其他部件碰撞

4轿厢

1轿厢入口和出口门边轿厢壁上应设有操纵面板或其他操纵设施其位置应可以使乘用车内司机不用离开汽车就可操纵电梯开门或关门

2轿厢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制成并应设置行车导向装置及停车线使汽车在线内停放降低汽车出入电梯时擦碰轿壁或中撞轿门的可能性

3为了防止不可排除的人员乘用汽车电梯可能发生的超载危险例如维修车间下班或超市商场人员疏散等情况汽车梯轿厢面积应在依据相关标准和乘用车外廓尺寸的基础上予以合理限制对于轿厢面积曳引式电梯依据GB75882003可以按200kgm标准和乘用车外廓尺寸设定液压式电梯分为两种情况

额定载重4000kg以下的可以按200kg平方米标准和乘用车外廓尺寸设定

载重4000kg以上的可以按液压式货梯相关标准设定额定载重量超过1600kg时每增加100kg面积增加04平方米即表3中带的液压式汽车电梯此类汽车电梯也可以用做货梯

对于轿厢尺寸电梯轿厢宽度应不小于汽车宽度加500mm高度不小于车高加100mm长度不小于车长加1m左右对于服务于固定车型的汽车电梯如汽车生产厂或4s店其轿厢尺寸和面积可小于表2中的数值

4轿厢面积超标的电梯在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前还应用150额定载荷作静载试验和安全钳试验相应地汽车电梯的功率曳引条件绳槽比压等均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5超载和偏载保护

汽车电梯的称量装置不仅要能实现超载保护还应能在轿厢偏载时正确反映电梯的载重信息使乘用者可以及时调整配载改善电梯曳引条件汽车电梯轿厢较狭长若仍然像普通客梯一样在轿底下梁上设置单个微动开关或重量传感器当轿厢偏载时就无法准确反映轿厢内荷载

对于曳引式汽车电梯中心直顶式液压电梯宜在轿底四角设置重量传感器或用采用其他方法反映偏载

6层门出入口处通道要求

汽车电梯层门出入口处通道应能满足一辆乘用车安全驶入和驶出电梯的需要弯度和坡度应合理能使司机在车内能看到电梯外不小于轿厢长度的行车通道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应设置反射镜或监控器等设施出入通道设置应符合JGJ100199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7防止乘用车与非乘车人员共乘

汽车电梯应采取措施防止乘用车与非乘车人员共乘电梯引发危险

8其他技术应符合的规范

曳引式汽车电梯其他技术规范应符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要求液压汽车电梯其他技术规范应符合JG50711996液压电梯和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