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我国的能源现状,你了解多少?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的能源现状,你了解多少?  第1张我国的能源现状,你了解多少?  第2张

为普及和提高广大职工节能环保知识推动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精神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并将3月作为全国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期间将开展全国职工节能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旨在广泛动员全体职工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环境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个职工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广大职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配合此次知识竞赛活动本报从2月19日至22日开设节能环保知识讲座专栏宣传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法规普及节能环保知识

全国职工节能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将在2月29日的工人日报刊登答案请参考2月19日至22日本报开设的节能环保知识讲座专栏内容敬请读者关注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无不是依靠能源作为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是离不开能源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剧了我们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的汽车无不以能源的消耗作为支撑

过去我们常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可是我们同时拥有庞大的人口各种常规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163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石油的人均储量也较低这些信息向我们表明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途径我国的能源现状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拥有着世界第二大能源系统能源需求以前所未有的远高于GDP增长的速率急剧增加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进口石油大幅增加能源供需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能耗低而单位产值能耗高大量烧煤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现实中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47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262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14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20151862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以煤炭为主200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天然气占28水电占63核电占10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05年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69

不仅如此2001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高速增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共进口原油163亿吨同比前年增长124进口成品油3380万吨同比前年下跌71以此数据计算我国石油依存度已近50

在电力消费方面我国电力需求以每年超过10的速率增长2002年出现过大范围缺电2004年缺电的省份达24个夏季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近31GW2005年有所缓解但全国夏季高峰时段仍缺电25GW2006年夏季缺电减少到12GW能源背后的环境问题

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从对人体健康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能源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室内空气污染

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家庭用能源仍有55依靠煤和生物质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源中生物质能传统利用占54居民家庭燃烧固体燃料造成的室内污染对健康的损害可与吸烟相提并论是中国能源环境的首要问题

2大气污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近年民用汽车急剧增加大量煤炭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造成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已经成为主要污染源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将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我国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来自于燃煤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

3生态破坏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量的薪柴和秸秆被用作炊事和采暖燃料导致大面积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秸秆不能还田是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我国的节能现状

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能源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我国能源大规模开发及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节能列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节能管理体系制订节能法规取得很大成效

在工业节能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重化工阶段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大幅上升我国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量2005年达7661Mtce占全国终端能源总消费量的586建材钢铁和化工是耗能最多的行业

我国推进工业节能的努力主要集中在能源密集行业以及各行业普遍使用的工业锅炉和风机水泵等用能设备采取的措施包括制订政策和法规改革能源价格体制培育节能技术市场更新改造老设备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禁止严重浪费能源的污染环境的生产方式制定主要产品能耗限额和耗能设备效率标准研究开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生产过程系统优化和计算机控制改变高耗能产品结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在建筑节能方面我国政府大力调整节能战略重点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100Mtce的目标

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都是耗能大户由于缺乏节约的动力和有效的制约导致浪费严重政府机构厉行节约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和行政开支减少污染物排入而且可以主导节能产品市场促进节能新机制的推广应用为全社会树立节能的典范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实施政府机构节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制定法律法规设立专门机构规定指令性节能目标推行政府采购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现在政府机构节能已经被列为我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并纳入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在认真落实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能源效率标准90年代市场化改革推动能效标准的发展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能效标识能效标识上标示的是产品能源效率方面的指标我国实施能耗标准的终端用能设备和产品主要有家用电器照明器具通用设备汽车和建筑5类能耗效率标识标注的能效水平分为12345五个等级1级表示能效最高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耗能最低5级最低为能效限定值以空调器为例能效等级达到2级以上的才能称为节能空调器

1998年我国又建立了节能产品认证制度企业按自愿原则向中标认证中心提出认证申请中标认证中心根据产品能效国家标准或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确认的技术要求采取国际通行的工厂条件检查产品检验认证后监督检查的模式进行认证和监督2005年3月电冰箱成为第一个获得节能认证的产品截至2006年10月已有40多类耗能产品实施节能认证

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调已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电能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6月1日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可以说节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和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小知识

十大节能工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12月发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节能工程是政府主导的重点节能工程目前正在组织实施通过实施这十项节能工程预计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期间可节能240Mtce

1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2燃煤工业锅炉和窑炉改造工程

3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4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5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6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7建筑节能工程

8绿色照明工程

9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10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名词解释

能源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的资源人类利用自己体力以外能源是用火开始的核聚变和核裂变放射性源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是世界上一切能源的初始来源太阳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能的热效应在大气土地与海洋三者之间的界面产生风能波浪能和洋流的动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间接来自太阳的能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质能太阳系行星的运行产生潮汐能

一次能源

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流过水坝的水采出的原煤原油天然气和天然铀矿等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各种石油制品焦炭煤气热能等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无论如何都会有转换损失但二次能源有更高的终端利用效率也更清洁和方便使用可再生能源

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它们都可以循环再生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减少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