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了2011年我国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涉及2255家企业。其中水泥、炼铁、炼钢、焦炭和铁合金等行业依然位居榜首。本轮的钢铁落后产能淘汰,对未来的钢铁原料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从此次工信部公布的2011年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的名单和数量来看,淘汰力度加大,淘汰数量增加,淘汰的标准提高。其中淘汰炼铁产能3122万吨,炼钢产能2794万吨,分别比5月份的淘汰目标增加469万吨和167万吨。同样,焦炭和铁合金落后产能的淘汰指标提高,其中焦炭产能为1975万吨,比5月份的指标增加105万吨,铁合金产能为211万吨,增加25.3万吨。
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明显增加,对钢铁原料市场的供需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炼钢产能和炼铁产能的淘汰,对焦炭、铁合金、废钢等原料的需求量将减少;另一方面,焦炭、铁合金落后产能的淘汰数量加大,供给也将随之而减少。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炼铁产能的淘汰指标被提高到了450立方米,这意味着45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将被全部淘汰。同去年淘汰落后的目标相比,可以看出,本次淘汰落后主要针对炼钢产能,而对前期已见成效的炼铁产能的淘汰力度也未见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我国钢材产量居高不下,而钢铁行业盈利能力过低。
随着这批落后钢铁产能淘汰指标的完成,钢铁生产企业对铁矿石、焦炭、铁合金、废钢等冶金炉料的需求也将相应减少。同时,落后产能淘汰有利于缓解部分钢铁原料市场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是稳定原料市场的一大利好举措。
业内人士认为,从钢铁及焦炭、铁合金等落后产能淘汰的区域来看,对地区性的钢铁原料市场将产带来一定的影响。诸如河北、河南、山西、四川、江西、山东等省的炼铁、炼钢产能淘汰指标较大,尤其是河北省将淘汰炼钢产能1608万吨,占居全国被淘汰的炼钢总产能的一半以上。落后焦炭产能淘汰任务较重的有山西、河南、重庆、云南、新疆等省区,如山西省今年淘汰的焦炭产能达到509.3万吨,占全国落后焦炭产能淘汰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铁合金落后产能淘汰量较大的有湖南、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省区,其中湖南省将被淘汰41万多吨,占全国铁合金落后产能淘汰总量的五分之一多。
据一些从事钢铁原料贸易的经营者分析,目前国内的焦炭、铁合金市场依然是供大于求,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以铁合金为例,目前我国的铁合金产能达到3700万吨,“十二五”期间,如果我国粗钢年产量保持在近7亿吨的需求水平,按照近年来我国吨钢消耗铁合金40公斤计算,每年需要2800万吨铁合金。因此,铁合金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目前铁合金企业开工率在60%~80%,据悉,6月份我国铁合金产量为286.8万吨,比5月份产量增加了43.5万吨,环比增长17.8%。1月~6月份,我国铁合金总产量为1400.6万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铁合金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被迫减产或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