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祎回收回收]中国电解铝产业全线告急!
面对当前困境,很多企业“玩不转”了,正如一位企业老总坦言:电解铝正陷入发展的困局之中,焦虑忐忑,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该勇敢留下来?”这不是一个爱情的命题,而是电解铝行业面临的生死抉择。
产能过剩
与国家调控的撞击
中国铝工业起步于1954年。1983年,国家确立了在有色金属中“优先发展铝”的战略方针,从此,这个充满希望的“银色”金属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全国电解铝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接着,中国跑步跨入世界电解铝工业生产大国序列,仅用10年时间,产量就从109万吨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433万吨,跃居世界靠前,并继续猛增。
从那以后,国家宏观调控的“组合拳”从来没有住手。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为限制产能,就公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提高了铝行业的门槛;2011年4月20日,9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在这期间,我们还源源不断地听到各地取消电解铝企业优惠政策的消息。
如果说,在2007年前后,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投资回报率的刺激,中国电解铝行业在此期间不断扩张,我们还能理解。可是当前,严峻的行业基本面丝毫未影响到电解铝的投资热情,在电解铝行业整体亏损之际,投建热潮却逆势加速,电解铝行业还在大干快上,令人匪夷所思。在2011年中国电解铝新增产能340万吨的情况下,2012年在建和新建的开工项目产能巨大。一位业内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电解铝将新增产能达270万吨,2012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将达到2195万吨。
一批大型企业都在西部地区上马电解铝项目。截至2011年底,仅新疆一地在建拟建产能即高达1305万吨,而目前全国总产能约为2600万吨。
我国电解铝产能已经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2011年我国的电解铝产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1.53%,约占全球总量的40%。产量如此,然而消费量呢?国内银根紧缩,房产、汽车消费没有亮点,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对铝业型材需求打压很大,更显示出国内铝产品消费不景气的格局。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今年春天的铝需求旺季就没有启动,铝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由于国内房地产、高铁、汽车等行业发展趋缓和出口形势萎靡,下游铝加工企业订单减少、开工率下降。据报道,铝加工企业整体订单同比去年下降20%~30%左右,部分企业订单甚至同比下降50%左右,铝材加工企业整体开工率仅达80%左右。6~7月后铝消费将逐渐进入淡季,短期前景仍不乐观。所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分析,“产能过剩”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
电解铝产能的过快增长,引发后续的资源保障问题也将凸显出来。我国电解铝的主要原料氧化铝的“伤疤”有可能重新开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铝资源对外依存度达47%。以2011年我国氧化铝实际产量3408万吨计算,如果全部采用国内铝土矿为原料生产,现有探明可经济利用铝土矿储量的静态保障年限仅有9年,而中国企业在境外控制的铝土矿资源量绝大部分处于地质勘探阶段,尚不能实现保障资源安全需要。近两年,我国进口铝土矿大幅攀升,2011年,我国进口氧化铝土矿达到4485万吨,增幅超过50%。我国进口氧化铝土矿的国家主要是印尼、澳大利亚和印度,其中印尼的比重达到80%。印尼政府近日已签署监管法令,从2014年起禁止铝矿出口。这无疑将给中国的氧化铝生产企业带来重大影响,或将引来国际炒家的“狙击”,从而影响到整个铝产业链的安全。
“勤俭持家”
挡不住飙涨的电价
2011年12月1日起,全国平均销售电价每千瓦时上调3分,对原本亏损过半的电解铝行业来说,无疑是“噩耗”。据业内人士测算,每生产一吨电解铝,平均消耗1.5万千瓦时电,上涨的3分,使电解铝成本每吨上涨450元左右,再加之辅助生产岗位的消耗,成品铝锭每吨上调500元,才能补平这个差额。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余地区电解铝厂实际用电价格每千瓦时都超过0.45元,吨铝成本达到16400元,高出产品销售价格。西北部分地区的电解铝企业电价每千瓦时0.45元,企业有点边际利润或微利外,河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电价接近或超过每千瓦时0.6元,吨铝含税成本达到18400元。作为我国电解铝主产区的河南,2011年产能达到459万吨,实际产量392万吨,其用电价格每千瓦时0.64元,吨铝成本已达19000元,典型的亏损经营。
电价上调的冲击,无论对于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解生产系统,还是对于行将淘汰的落后系统来说,都是要命的。而市场却在短暂的上扬之后,又重回“无言的结局”。
上一篇:大楼装饰工程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