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祎回收回收]前几年某西班牙时装品牌曾闹出过一个不大不小的负面新闻:某人买了一件大衣,穿了几天后皮带扣坏了。仔细一看,平时看不到的皮带扣内侧是废弃易拉罐制作的,上面还能看到凉茶饮料的牌子。
这条新闻的“亮点”,还在于这件大衣是在摩洛哥制造的,也就是说这块变成了皮带扣的罐头皮是从爱喝凉茶的中国被运到了摩洛哥,然后又跟着这件大衣被运回了中国。
对于垃圾,环保主义者们有句老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也有老话说,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财富。在国际贸易中,这两句话都得到了证实。进出口废弃物,已经是很多国家的生财之道。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不能仅仅通过自身的资源储备来满足,而和进口矿石、燃料来加工资源相比,直接回收利用国外废旧的金属、塑料等等资源显然更为划算,于是就有了可利用废弃物的贸易。
进口废弃物的典型组成包括服装、废纸、金属和塑料制品等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物资,也包括废弃电器和电路板、化工废弃物等需要通过加工提取才能利用的物品。这些东西并不都是对环境有害的,如果处理得当,其中不少可以变废为宝,还不会给环境增添太大的负担。
当然,也有一些在处理过程中会造成严重污染的废物,这些才是应该反对进口的“洋垃圾”。
无论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对固体废物的进出口有详细的法律规定。例如欧盟在其废弃物运输条例中就根据《巴塞尔公约》的要求规定了禁止出口的废弃物,包括含有重金属成分的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炼锌、炼铜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污泥,失效催化剂,化工生产中产生的一些废物等。
而我国制定的《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禁止进口的废弃物包括废动物产品、废动植物油脂、矿产品、矿渣、玻璃废物、废橡胶皮革等,部分允许有限进口的废弃物,也要求在专门的区域存放和处理。
不难看出,如果不考虑环境和健康风险,处理禁止进口的垃圾确实更有利可图。所以尽管中外各国都在打击违法的废弃物贸易,这类事情仍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废弃物的种类千差万别,要区分有用的废弃物和“洋垃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于什么样的废弃物能进口或出口的法规总的来说是越修订越长,而禁止进口的“洋垃圾”的分类也变得越来越细致。
从立法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件好事,但从实际实施上说,这给进出口的检验手续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比如很多80后可能还有印象的“难民服”,是一种典型的洋垃圾,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被禁止进口,但近年来在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旧货市场还很容易见到。这是因为废旧服装可能被夹带在允许进口的工业用废布料中进关。海关人力有限,毕竟不能逐一检查所有进口的废布料。
废弃机件、含重金属的合金如果被以相同的手段夹带进关,就更难发现了,非动用专业仪器不可。
至于利用允许和不允许进口的废弃物品名的细小差别,虚报货物类型进关的例子,也并不鲜见。当然,也有为数众多的洋垃圾根本就没有经过海关,而是通过漫长的边境线进入中国,这就更难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