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非洲”考验中国公司

[泊祎回收回收]“这次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的动荡局势使许多中国公司匆忙撤出,但实际上损失并不大,主要因为中国公司大部分只是承建项目。如果这些项目都是中国企业投资的话,要想迅速撤出资产,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一名曾在利比亚长期工作的中国公司高管近日对《环球时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担忧。而美国亚洲协会5日的较新报告称,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正处在一轮指数级飙升的起点,到202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资产将达2万亿美元。《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了马里、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和突尼斯等非洲国家,发现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公司大规模海外投资的重要试验田,许多中国公司海外项目的骨干几乎都是从非洲走出来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地融入当地社会和雇用当地工人,也带来当地人对中国的期盼。不过,非洲复杂的环境、频繁变动的政策、落后的基础设施,甚至包括西方媒体不时出现的“中国对非投资是新剥削”等指责,都在考验着中国公司。

“动荡非洲”考验中国公司

“中国人不会赚了钱就走”

潘珏全只有26岁,但已经是力帆公司埃塞俄比亚分公司的总经理了。4年前,他作为力帆较早一批派往非洲的员工,开始在埃塞俄比亚闯荡。2010年,力帆在埃塞俄比亚设立了汽车组装厂,当年销量就超过该国全年新车销量的1/4,仅次于丰田。“我们今年前3个月的销量已经和去年全年销量持平,今年超过丰田没有问题。”潘珏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2010年,中国成为非洲靠前大贸易伙伴,对非洲的投资也在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在非洲设立境外企业2000多家,实现各类投资323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量1/10以上。非洲还是不少中国企业海外试水的靠前站。一位中国官员告诉记者,如今中石油在委内瑞拉、阿曼的项目骨干,几乎都是从非洲走出去的,可以说,没有在非洲的锻炼,就没有中石油的今天。

大部分“走向非洲”的中国企业,是从承包工程开始的。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企业已经成为非洲较有实力的承包商之一,从公路、铁路、港口到通信设备,中国企业涵盖了非洲项目承包的大部分领域。然而,尽管承包工程利润不错,风险也小,但企业的资产并不会因此增加,当地人还认为“中国人赚了钱就走”,常和中国承包商发生摩擦,中国企业不得不从承包转向投资。

埃及中兴公司总经理贾贵军说,和欧美企业相比,服务好、技术高、能吃苦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中兴、华为进入非洲以前,非洲通信市场上只有欧美的设备供应商,它们卖到非洲的设备往往比本国落后一两代,价钱也很高。欧美企业在当地不设维修站,如果设备出了故障,非洲客户必须发传真去欧洲请维修人员,然后按小时付高额维修费。中国企业的进入给了欧美企业压力。贾贵军说:“客户一个电话,我们就能立刻赶到,而欧美企业下班了就是下班了。”

“中国人不会赚了钱就走。”一位研究非洲问题的中国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非洲国家非常渴望外来投资和技术,更担心外国资本赚了钱就走,这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因此中国人更理解非洲国家的心情。6日在南非举行的第21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上,中国政府非洲问题特使刘贵今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来自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发达国家的投资更能经受住考验。以赞比亚为例,中国企业在危机中不但不裁员、不减产,还增加投资,受到了赞比亚舆论的一致称赞。

西方担心中国投资损害其垄断利益

“矿业是中国投资的一个趋势。”中国机械装备进出口公司副总裁李朝阳告诉记者。非洲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在几内亚的中国工程承包项目工地,记者发现地上随便翻出的都是鲜艳的红色土壤,承包项目负责人说,这些红土其实是铁含量很高的铁矿,“运回中国的话,国内的炼钢炉都吃不了这么精的矿料”。磷酸盐、铜等资源产品,成为非洲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一些西方国家因此指责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援助,都是冲着“资源”而来。

实际上,非洲出口到中国的资源产品,只占它资源出口总量的一小部分。在非洲出口的石油中,卖到中国的石油还不到其总额的30%。非洲大部分矿权都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企业手里,马里的一名中国商人告诉记者,马里拥有大量金矿,黄金占出口总值的六七成,可马里大部分金矿的开采和销售被南非、加拿大等国企业控制,当地政府只拥有20%股权。近年来,西方媒体经常炒作“中国收购非洲某国矿权”的新闻,但这些矿权大多是中国企业从欧美企业手中高价获得的,西方才是非洲资源较大的获益者。

对于中国投资非洲资源,《环球时报》记者听到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和民众说得较多的词语是“选择”:中国对非洲矿产的投资,给非洲国家更多的选择。几内亚总统孔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几内亚的矿藏非常丰富,而中国矿产品的消费量很大,两国的合作是双赢的,“中国企业对几内亚的投资,不仅帮助了中国发展,对几内亚的经济独立也很有帮助”。

几内亚是西非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铁矿石储量达到70亿吨,铝矾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但多年来主要矿权几乎都被西方企业掌控着。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被称为“全球较有潜力的未开采矿山”,但其矿权却在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集团手中。几十年来,力拓一直不开采西芒杜铁矿,等于变相限制全球铁矿石的供应量,而力拓的股价却因大量此类行为而飙升,身价暴涨。然而,对于几内亚来说,这就意味着几十年来没有从这里得到一分钱收益。“明明守着一个聚宝盆,几内亚却成了国际公认的重债穷国。”一名当地中国商人告诉记者,西芒杜铁矿的情况是非洲矿产的一个缩影。他说,在中国公司到来之前,西方根本不会考虑所在国的利益,因为一旦这些资源进入国际市场,矿产价格肯定会出现波动,西方企业的垄断利润将大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投资非洲矿产经常遭受西方无端指责的原因。

中国公司走出“封闭”

在非洲,投资的风险也成为横在中国公司面前的一道难关。今年1月,埃及和突尼斯政局动荡,利比亚内战导致3.2万中国人被迫撤出。而在西非、中非和东非一些国家,政局动荡几乎是家常便饭,由此带来的政策不稳几乎成了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较大障碍。“对我们来说,政策稳定是较大的资源,”一名中国企业家告诉记者,非洲国家政局变动很快,有时刚签好一个项目,转眼政府换了,项目只好作废。

另外,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大都不够完善,记者在几内亚时,几乎每一两个小时就会遭遇一次停电。埃及是非洲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即便如此,苏伊士经济合作区内至今也没有燃气和互联网覆盖。和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给予外资企业各种优惠不同,尽管非洲国家急需外来投资,但对于外资企业,非洲国家大都没什么政策优惠,有些国家对外资企业的要求甚至更苛刻。

要在非洲扎根,中国企业还面临本土化的难题。长期以来,中国公司在非洲以承包工程为主。由于担心安全问题,承包项目的中国工人大都住在工地内,和外界接触很少,给别人造成了“中国企业很封闭”的印象。西方媒体也常借此指责中国企业只用中国工人,不为非洲创造就业机会,拒绝融入当地社会。实际上,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当地人工便宜,在中国投资的这类企业中,除了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外,大部分员工都是当地人。贺明亮是埃塞俄比亚一家皮革厂的董事长,他的皮革厂里除了20多个中国员工,有300个当地人,未来还打算将本地员工扩大到600名。据赞比亚政府统计,2010年中国在赞比亚的投资为当地提供了1.5万个就业机会。

如何破解中国投资困局

尽管中国对非投资增长很快,但研究非洲市场的中国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中国的投资只占非洲吸引外资总量的约2%。中非发展基金副总裁胡志荣告诉记者,对于在非洲投资,中国企业的经验明显不足。中国企业“走出去”只有二三十年历史,和已经在非洲闯荡了上百年的西方企业相比,时间还太短。

实际上,非洲绝大多数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健全的矿山、港口等,早已被欧美企业占据,可供中国企业投资开发的只有那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相关产业。“如今单独一个港口、一条铁路甚至一个矿,都可能不具有开发价值。而且一个大项目往往涉及电力、交通等上下游各个领域,单靠一两家企业是很难完成的。”国开行国际业务局副局长杨枫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正在非洲建平台,希望能把上下游的中国企业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抵御了风险。

在埃及的泰达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刘爱民告诉记者,苏伊士经济贸易合作区内的中国企业正形成产业链,各企业间经常交流在埃及经营的经验。今年年初埃及爆发街头动荡时,合作区内的中国企业没受到任何财产、人员方面的损失,抗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在非洲投资,利润率比世界其他许多市场要高很多。美国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在非洲进行投资的效益高达36%以上,而全球平均为14%。不少在海外闯荡多年的中国商人告诉记者,非洲这几年投资机会不少,但条件也非常艰苦,而且更不能忽视的是各种各样的风险。一名中国投资专家称,许多中国公司往往懂市场,但对非经济、非传统的风险,经验和知识都显得十分不足。

泊祎回收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发布者:泊祎回收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shou5.net/jinshu/126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泊祎回收网泊祎回收网
上一篇 2021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

电话

联系我们

1388-0022-91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3957008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30-18:30,节假日无休

微信
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