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产品 > 正文

DLT 1029-2006《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编制说

DLT 1029-2006《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编制说  第1张

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DL/T1029-2006《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编制说明王二福(河北省电力研究院,石家庄,050021)1开展分析仪器实验室质置管理的必要性我国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依据《计量法》、了《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在电力行业内部进行计量管理工作,二十年来电测与热工仪表专业先后组建了标准实验室并进行了计量认证,对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保障安全、经济生产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的电厂化学仪表并未列人电力行业计量管理的授权管理序列。

用于检测火电厂水汽质量的水质分析仪器俗称化学仪表,是提篼技术监督水平、实施技术诊断、建立专家系统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引进机组的增多与大机组的相继投产,在生产中发现水质分析仪器在准确性检验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规范、不统一、甚至失控现象,已经不能满足电力发展和安全、稳定、经济生产的需要。究其原因,水质分析仪器未纳入计量管理,没有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和工作人员是*直接原因。

为了保证水质分析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就必须实现量值标准的统一和有效传递。鉴于目前水质分析仪器纳入电力行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条件已经具备,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中电联在组织调研和召开研讨会的基础上发布了施细则,并成立了电力行业电厂化学仪表实验室计量确认审查委员会。可以看出,随着电力改革的深人发展,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的组建与质量管理工作势在必行。从水质分析仪器工作纳人电力行业自律性计量管理范畴四年来的情况分析,水质分析仪器专业已进入标准化、规范化和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对适应大机组建设、稳定生产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本标准起草编制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工业7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中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第65项任务进行的。

2水质分析仪器在计置管理中的运作定位计量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和法制性,其法制性来自于计量的社会性。

根据我国计量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电力行业中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计量器具有:电能、电压、电流、频率、流量、温度仪表等,由于上述仪表是用于贸易结算或标明产品电能与热能质量的,所以这些专业的检验机构、标准室或实验室应执行法制计量管理,进行实验室计量认证。而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并不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只是在电力企业内部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汽质量进行测量监督以控制*佳工作条件即寻优控制,保证安全、经济生产为*终目的,其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与电测和热工仪表有本质的区别,按照我国计量管理政策规定,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属于工业计量管理范畴。

工业计量是近代社会随着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科学化而出现的。现代工业计量不仅包括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控制参数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技术,而且涵盖了全部测量设备的计量体系。现代工业计量主要侧重于工业现场服务,保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以实现定量控制,为企业提篼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和降低消耗提供计量保证。

在电力行业中对于水质分析仪器进行的工业计量管理实际上就是各火电企业要进行依法自主管理,政府采取对企业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

综上所述,在电力行业中由于电测、热工仪表与水质分析仪器的专业性质不同,所进行的计量管理模式不同,所以在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与运作方式上也就有所不同。本标准在编制中依据国家标准GB/T19022,国际标准ISO/IEC导则25并结合电力行业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计量确认管理体系文件要求,提出了进行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主要要素,而且提供了实现这些要素的具体规定和操作程序,力求使电力行业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达到统一。

3组织与管理在本标准的第5章中要求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应能做到,每个工作人员随时都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出具检验/校准结果并保证结果是正确的、真实的。

本标准规定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独立工作建制,其组织结构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判断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在5.1条中要求实验室应有独立法人证明文件,这是按照“实验室计量确认评审程序文件”要求,实验室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公正性声明、工作人员守则、严格的工作程序等措施,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质量不受外部的不恰当的干涉。

另外,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编制方面未做具体规定,但对人员编制与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即人员数量应与实验室的规模相适应,能力应与其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

4仪器设备与标准物质本标准第6章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提出了要求,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实验室正常开展检验/校准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测量数据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要求实验室应具备正确进行检验/校准所需要的全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应有设备验收或分析报告及证据。另外,实验室应对仪器设备购置验收、流转,进行控制。若是专用检验仪器设备,未经定型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

按照计量管理规定,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设备与标准物质如果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有影响,原则上均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在全国以及电力行业范围内实现数据相互可比性与相互认可,其关键在于所有测量数据的溯源能力,所以本标准规定,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校准链应与国家校准链相衔接,对于不能进行量值溯源和无法开展量值传递的仪器设备在实验室内是禁止使用的。

5人员人员是*宝贵的资源,一个实验室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是对关键性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在本标准第7章中做了具体规定,如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工作经验与实际工作能力等。

实验室应切实保证工作人员培训,使知识与技能不断地得到更新,及时参加由电力行业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计量确认审委员会组织的计量检验员培训与资质考核。实验室应保存工作人员的资质证书、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技术业绩档案。

实验室质量管理中还要求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作风纪律教育、应建立对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做到持证上岗,确保人员素质与质量。

6质量管理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与其所承担的检验工作类型、范围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要素应形成文件,本标准第9章就是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描述。

电力标准化与技术经济质量体系包括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是指实验室用文件化的形式列出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以便于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的协调活动。

本标准中规定实验室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其中“质量手册”是阐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并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手册可由几个文件组成,在深度和形式上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描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实验室各职能部门的活动。“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工作而制定的体系文件之一,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检测结果可靠的重要依据。本标准中所提到的作业指导书,不同于传统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方法”,作业指导书并非对以上传统方式的否定,而是更加强调其指导内容与作用的正确和完善。

7计量确认程序本标准第10章规定,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应通过由电力行业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计1:确认审委员会审批准。其中,实验室计量确认程序步骤、现审揠、现审要素如附额示。

附表一:实验室计量确认程序步笈附表二:现场评审程序附表三:现场评审要素(上接第30页)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是指:经认定具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技术的企业按规定可享受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单位)须持认定证书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申请享受其它优惠政策的企业,须持认定证书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优惠政策手续。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涉及的有关规定及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执行。

第三十二条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660号)同时废止。口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