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源引起的硬盘不能正常起动
计算机电源输出的电压分别是+5V和+12V。硬盘启动需要+12V电压和4A的电流,硬盘工作时的电流为1.1A。软盘的启动仅需+10V左右的电压和1.3A电流,而工作电流为0.5A。计算机电源的输出电压不够+12V,则硬盘就不能启动和工作。处理这类问题,就要使电源输出恢复到+12V电压。
2.主板电池电压不够引起的硬盘无法启动
这是主板上的充电电池失效引起主机参数紊乱而产生的问题。主板上的充电电池(一般是锂电池)是当主机关机时用来保存机器时钟、日期,软盘驱动器的个数、类型,硬盘个数、类型,显示器方式,内存容量,扩展容量等系统参数的。当开机上电自检时,BIOS自动检测CMOS中的参数表,如果不匹配,则出现死机。锂电池的工作电压为+3V~+6V。如果电池电压不够+3V或电池失效,则硬盘无法被识别。
3.硬盘参数错误致使的硬盘不能启动
硬盘参数有硬盘容量大小、磁头数、磁道数、扇区数等多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硬盘,其参数值各不相同。如果硬盘参数值设置错误,则硬盘就启动不了。这时需要重新设置硬盘的磁头数、磁道数、扇区数等值。方式是:首先开机后待自检开始,按下DEL键,即可进入CMOSSETUP设置状态。然后,对COMS中的参数进行设置:选择STANDARDCMOSSETUP栏目中的TYPE项,填入正确的TYPE值。一般的主板都有硬盘自检测功能。进入CMOSSETUP设置菜单中,选择“IDEHDDAUTODETECTION”即可。
4.硬盘0磁道被破坏引起的问题
操作系统放在硬盘的0磁道上如果硬盘的0磁道物理性破坏,硬盘便不工作。一般采用的修复方式是:首先尽量把硬盘有用的文件、数据备份出来。由于硬盘0磁道的破坏,硬盘中的资料、文件已不能按正常备份方式备份,需用BIOS中断方式按扇区逐一备份;然后对整个硬盘做格式化,再用FDISK对硬盘重新分区,最后用FORMAT对硬盘作逻辑格式化,装上DOS操作系统和有关文件、数据即可。
若用上述方式修复无效,则先用杀毒盘启动、杀毒,再用A:系统盘启动,扫描C盘,若在第一簇出现一个红色的B,表明零磁道破坏。然后用电脑TOOLS9.0中的DE(该软件能看到各个分区在硬盘的起始点),运行电脑T90目录下的DE.EXE,报告现在运行在只读模式,选Op-tions菜单→Configuration,按空格去掉ReadOnly前面的radic;,保存后退出。选主菜单Select→Drive;进入后在Drivetype→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Tab键切换到Druves项,选中harddisk,然后选OK回车。此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onTable,选中之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分区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即可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按Delete键进入CMOS设置,进行iDEHDDAUTODETECTIOND(也可以看到CYLS数变少)",保存后退出,此时再对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装上相应的软件即可。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