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产品 > 正文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2013年除了泰坦旗舰显卡的重磅加入以外,主流桌面显卡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多大的波澜。就在3月底,NV针对千元价位上GTX650Ti和660之间性能和价格的断档,发布了GeforceGTX650TiBoost显卡。新显卡发布后,势必会让GTX650Ti继续降价以让出空间,也给用户有了更多一个选择。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重点——索泰GTX650TiBoost霹雳版HA。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张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2张

索泰GTX650TiBoost霹雳版HA整体依然是黄黑的主色调。这块显卡采用了双风扇散热方案,显卡也比较长,长度达到了27CM,比现有市面上的GTX650TiBoost长度上多出不少。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3张

显卡接口也是标准配置,DP+HDMI+2xDVI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4张

和公版一样只有1个6针供电接口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5张

GTX650TiBoost也继承了SLi接口,可以组建双路SLi,这一点GTX650Ti是没法比的。

霹雳版最大特色莫过于新版的散热器。在测试和游戏过程中,散热器的效能也不错,而且散热器的拆卸和清理都很容易,用户只需要将接口部分的按钮按下,然后向右侧滑动3公分左右,就取下风扇和导风罩了,而且也免去了应为拆卸显卡造成的质保问题。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6张

打开之后就可以看到用挤压工艺做的新款散热器了。

散热器主体是一块覆盖几乎整块PCB的整体成型的铝合金,鳍片采用车床铣切方法获得。核心部位是三根热管,采用最新工艺“拍入”到鳍片中。电容和电感比较高的部分也铣掉多余的部分,在MOS管那里依然覆盖帮助供电部分散热。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7张

散热器主体鳍片展示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8张

散热器主体高度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9张

EVERFLOW液压轴承风扇

索泰GTX650TiBoost采用EVERFLOW的液压轴承风扇,在正常测试和游戏下,基本可以忽略声音,满载之后,噪音整体也不算很大。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0张

接触端采用HDT技术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1张

基本上所有鳍片都和热管紧密接触了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2张

索泰GTX650TiBoost的PCB排布

索泰GTX650TiBoost供电部分是采用了4+2项供电。其中核心四项供电采用1上2下,12颗八爪鱼MOS管,显存的两项供电则是1上1下四颗八爪鱼MOS管。每项供电都采用R60的一体式铁素体电感、X-Cap电容。

以下将通过常用的几款测试软件和游戏来让本次的主角与几款显卡作对比。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3张

测试平台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4张

测试成绩

以上的基准测试采用预设的最高设置,而游戏测试分辨率均为1920*1080,所有画质设置为最高。可以看出,测试成绩确实是介乎于GTX650Ti与GTX660之间,而与RadeonHD7850则不相伯仲。

高效能+易除尘,玩家试用索泰GTX 650 Ti Boost霹雳版  第15张

温度测试

满载一段时间后,索泰GTX650TiBoost霹雳版HA的温度停留在67度上下,而此时风扇依然保持在47%转速。

索泰这款霹雳系列的全新产品,除了有不错的外观之外,还拥有拆卸特色风扇,以及超长PCB,加之索泰在中高端显卡产品的优良口碑,有望成为市场销售的热门显卡。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