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正处于家电报废的巅峰时期。近年来,中国报废家电的数量每年达到1亿-1.2亿台,平均每年增长20%。今年,报废家电预计将达到1.37亿台。
众所周知,家电产品虽然可以长期使用,但也有自己的生活。一旦时限到了,家电就成了“大型垃圾”。家电对这些废物的不当处置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还会扰乱市场,造成安全隐患。此外,有价值的资源无法正常回收,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废物家电和回收有利可图?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大力推广废物回收,大力促进和支持固体废物利用水平的提高。对于废弃的家电,来说,拆除后有其回收价值。统计显示,废旧电视机拆解后可得到3.5公斤塑料、1.4公斤铁、0.6公斤铜和0.1公斤铝,并可再造17个塑料收纳盒、9个350毫升易拉罐、600克铜条和1.4公斤哑铃;废洗衣机:拆解后可获得16.9公斤塑料和0.1公斤铝。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改造82个塑料收纳盒、10个350ml的易拉罐和1400g的铜条;废旧冰箱:拆解后,9公斤塑料、0.6公斤铝、38.6公斤铁、1.4公斤铜可以成为回收,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重建45个塑料收纳盒、50个350毫升的易拉罐以及相应重量的哑铃和铜条;废空调:14.6公斤塑料、4公斤铝、19.5公斤铁和4.9公斤铜是通过拆解生产的。73个塑料收纳盒,335个350ml的易拉罐,19.5kg的哑铃,4.9kg的铜棒都可以从这些资源中回收。
据报道,中国每年处理家电废物的能力已超过380万吨,回收的产值为133亿元。
但负责家电和回收?的企业,生活状况如何?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回收价值高达133亿元,但家电和回收的垃圾产业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繁荣,许多企业人甚至在挣扎。主要原因是物资供应不足,活动的非法收拆猖獗,使得很多废铁家电从地下通道里跑出来。拆除资质的家电废物必须符合准则和规范的要求,而且许多可再生成分也被破坏性地拆除。然而,地下军队的解散非法利用了这一部分,从而产生了更高的高价价值和竞争优势。此外,非法拆除固定资产、环保等投资较少,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其灵活的现金支付方式有利于集中供应。
如今,为了商品的持续供应,废物家电,回收和企业甚至不得不在没有拆解许可证的情况下转向回收个体商户,这给企业的金融运营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次,由于拆解技术落后,企业无法从废弃家电,中获得更有价值的资源,导致毛利率较低。
除了企业自身的问题之外,中国的家政政策也存在指导不足的问题。虽然早在2012年,中国就开始设立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基金,并为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四机一脑”厂商提供支持,空调、企业,电脑收集废旧电子处理基金,并为专业拆解企业提供补贴,但国家收集的资金与专业拆解企业的补贴差距较大,近年来,国家废物家电处理基金仍存在审计流程长、发行周期长等问题,导致很多专业人士拆企业时出现“生产吃不饱”和“运营亏损”的困境
一种可以帮助他提高矫正感的外力。
然而,就在日本的对面,回收,家电进入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盈利阶段。2013年,家电,回收和企业在日本的利润率从25%提高到53%,许多企业人希望进入回收
对于回收,家电,日本政府于2001年开始实施《家电回收再利用法》,这是世界上家电最早的回收法。该法提出了废弃物家电,的“再商品化”,即从传统的“生产、使用、废弃”模式向“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模式转变。它规定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必须由回收再利用。要生产厂家,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的再商品化率应在55%以上,空调应在60%以上。消费人为丢弃的每台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分别支付2835日元、2520日元、2625日元和4830日元。如果那些在消费的人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归还家电的废物,并且未经允许丢弃和掩埋处理,一旦发现他们将被处以巨额罚款。
除法律规定外,日本还成立了家电回收券管理中心(RKC),负责管理费用业务的家电回收,要求零售商人履行义务,做好准备,鼓励零售商人加入家电回收券中心,并向商人发放操作手册零售businers);制造商应建立废物家电,处理和工厂,改善回收,的指定地点在回收公布指定地点和回收费用在报纸上;零售商人必须做好收运业许可工作,公布收运费用;当地政府负责宣传,让居民懂法。
与此同时,放弃日本家电的回收再商业化处理网络也已有序建立。按照自愿组合的方式,家电制造的企业成立了由松下和东芝组成的A组,以及由索尼、日立、夏普等其他电器制造的企业组成的B组。这两个组中的每一个都负责该组产品的回收处理。对于进口产品,家电产品协会将确定在回收进行再商业化的费用和处理集团,物流的回收,公司与A集团和B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工厂与相关集团确认了合作关系。工厂,处理,A组是在家电和企业,新建的,以股份制的形式运作,B组则大多依靠现有资源回收企业,目前A组有处理的工厂24家,B组有工厂16家,分别有190个处理分。日本有近75000家零售商店和数万家邮局可以接受被遗弃的家电
业内人士告诉家电网,浪费家电和回收不是一件简单而有利可图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消费和政府的复杂项目。我们不仅要依靠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规则来规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回收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家电和回收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