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东西。每天我们都需要补充足够的水来支持我们的生命活动。现如今,大部分地方都使用自来水。那么,自来水是经过什么步骤来到我们手中的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自来水的净化工序。
一:加氯预氧化处理水质
根据水质变化的情况,给原水进行预氧化处理。”周经理说,一般夏季南渡江水所含藻类较多,需要进行前加氯预氧化处理。目前,水厂使用的是瓶装的液氯,不过使用时液氯要先在瓶中气化,再通过氯气管送至加氯机,由加氯机将氯气加入水中。为了保障生产安全,该车间还配备有漏氯吸收装置、喷淋装置、洗浴装置、洗眼器等。
二:混凝水中添加PAC,胶体杂质变身大颗粒
混凝过程是通过向水中投加净水药剂使胶体物质脱稳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在后续的沉淀过程中分离或在过滤过程中被截留。水厂不仅拥有先进的自控设备,同时还通过烧杯混凝试验确定最佳投加量,以达到科学合理的投加。距离加氯车间不到20米处,一个高3米左右的大型露天水泥建筑物,该建筑的顶部,很多用水泥板隔出来的“小水池”。
这个是格栅反应池,水深3米多,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原水投加聚合氯化铝(简称PAC)混凝剂后,通过一定的水力条件使得胶体颗粒相互聚集絮凝,从而形成可以靠重力沉淀的较大的絮体。格栅反应池中的水看起来很浑浊,水中还漂浮着暗红色的絮状物和一些较大的颗粒体。这是添加PAC后的正常反应。在格栅反应池的前面,还有一个圆柱形的配水井,负责将水平均分配到反应池中。
三:沉淀靠水的重力作用去除杂质
令人惊奇的是,距离格栅反应池不到1米远的水池中的水却比较清澈,还能看见树木的倒影。“这是经过沉淀的缘故。”格栅反应池中的水通过过水花墙的空隙过渡到平流沉淀池后进行沉淀。沉淀池中有水还是比较浑浊,“这些是刚从反应池流过来的水,正在沉淀呢。”每个沉淀池后端都有好几条集水槽,干净的水流通过其中的小孔流入管道,再运送到滤池进行过滤处理。沉淀环节主要是依靠重力作用,将水中的胶体杂质和悬浮物等絮状或者颗粒状脏东西去除。
四:过滤用石英砂过滤水中杂质
石英砂用来过滤水,过滤后的水会通过管道输送到接触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滤池的负荷能力有限,滤池需要进行定期清洗,清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这个叫做反冲洗,一般是48小时反冲洗一次”。要是滤池内的液面下降速度变慢,说明滤池就要进行反冲洗了。目前,水厂的滤池采用的是先进的气、水联合反冲洗。该方法既提高冲洗效果,又节省冲洗水量,而且冲洗后,滤层还能保持原来的滤层结构,提高滤层的含污能力。
五:消毒消毒剂灭杀致病微生物
经过滤后的水虽然澄清,但水中仍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及细菌等,不能直接饮用,还要进行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消毒。主要的消毒方法是在水中投加消毒剂以灭杀致病微生物,经过消毒后的水被送往清水池。
下一篇:老的樟木箱放在卧室对人体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