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介绍水电站堰面模板设计要求,分析模板制作及安装工艺,阐述定型模板、定型桁架、拉模与人工抹面相结合的形式在堰面混凝土的应用。
[关键词]水电站堰面模板拉模施工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段、溢流坝段和河床式电站厂房等组成。坝长419.1m,最大坝高30.2m,最大库容1.33×108m3,电站装有两台装机容量为50MW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年发电量1.374×108kW×h。溢流坝段全长173m,分为11个坝段,每个坝段均为17m,布置在河床右岸,闸墩厚度为3m,溢流堰面近似折线型,堰顶高程140.0m。
2.模板设计
轴下0+020.50处模板直接采用平面大模板进行封堵,轴上0-001.00-0-002.00采用定型桁架,用小钢模支立,轴下0+008.89-16.577处采用拉模的形式。拉模由轨道、面板和牵引装置组成。在面板上设有3个平面振捣器,挑流段轴下0+17.5-0+19.5m处采用定型模板,定型模板长度为每段8.5m。为了能充分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在轴下0+16.577-0+17.5m处混凝土采用直接振捣,人工进行抹面,对于堰顶平面也采用了直接振捣和人工抹面的方法。
3.模板制作
模板先在木工加工厂制作,然后运往现场。
3.1钢桁架制作
首先在钢板工作平台上放样,因为在钢桁架上要铺设小钢模,所以半径要多出5.5cm,然后用φ50钢管按放样加工,精度要满足规范要求,为了防止钢管变形,在外部用φ50钢管焊上连接系,使其成为桁架结构。
3.2拉模制作
面板采用10mm的钢板制作,前部为了减少与混凝土的阻力和反止混凝土进入面板,用φ200钢管作前挡,后部用[20钢作为配重,面板中部用[10钢作连结系,面板由两段7m和一段3m面板组成,中间采用螺栓连接,轨道直接采用工10钢制作。
3.3定型模板制作
首先用[8钢在工作平台上加工出定型模的骨架,骨架制作完以后,用[10钢的背棱进行连接,为了吊装方便,背棱每隔1.5m预留一个M36的套筒孔,然后铺设小钢模,直接采用焊接,
4.模板安装
4.1上下游模板安装
下游模板直接用门机进行吊装,在模板上设有两个吊点,然后用M36套筒进行固定。上游在定型排架底部先支立小模板,然后支立排架与周边钢筋连结固定。
4.2拉模安装
拉模轨道立柱用[10钢支立与周边钢筋连结固定,立柱间距2m,立柱安装完以后,由测量放出立柱的桩号和高程,然后按设计图纸铺设轨道,与立柱间采用焊接。轨道铺设好以后,用门机吊运拉模到轨道上,在拉模前部用φ20钢筋焊两个吊环,用手动葫芦牵引,牵引架也由[10钢直接支立,与钢筋相连结固定。为了防止混凝土对拉模的浮托力,在拉模上放上沙袋,用以配重,来减小浮托力对拉模的影响。
4.3定型模板安装
在吊装前,先用钢筋按设计尺寸在钢筋网上焊上托架,然后用门机吊装,吊点直接利用M36套筒孔,然后用φ20拉筋焊接固定。对于轴下0+16.577m~0+17.5m处,在分缝两侧焊上立架,由测量放出设计线,然后两侧挂线,为了保证曲线的精度,按设计尺寸用φ12钢筋作成定型架,以检验曲线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为了堰面的美观,在定型模板与定型桁架混凝土终凝前,提前脱模,用人工抹面。
5.结语
定型模板、定型桁架、拉模与人工抹面相结合的形式在堰面混凝土中的成功应用,满足了堰面曲线的精度要求,又提高了堰面的外观质量。
参考文献:
[1]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
[2]陈诚,花剑岚.改进层次分析法在土石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30(2):58-62.
上一篇:水电预留预埋质量技术交底
下一篇:圣涛阁家具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