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设计:
1)安全技术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制定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2)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
2.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
1安全教育及安全预防:施工单位应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
2)持证上岗: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3)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3.高处作业人员体检:
1)人员体检: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具。
4.垂直运输机械、平台、脚手架、模板和吊蓝安装拆卸施工方案:
1)方案编制:按有关规定由其产权单位编制安装拆卸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负责安装和拆卸。
2)检查验收:使用前与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5.安全警示标志:
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6.安全防护设施:
1)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
2)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
7.物料提升机:
1)提升机应有完好的停层装置,各层联络要有明确信号和楼层标记。
2)提升机上料口应装设有联锁装置的安全门,同时采用断绳保护装置或安全停靠装置。
3)通道口走道板应满铺并固定牢靠,两侧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两侧。
4)物料提升机严禁乘人。
8.施工外用电梯
1)各种限位应灵敏可靠,楼层门应采取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措施,电梯上下运行行程内应保证无障碍物。
2)电梯轿厢内乘人、载物时,严禁超载,载荷应均匀分布,防止偏重。
9.移动式操作平台:
1).移动式操作平台立杆应保持垂直,上部适当向内收紧,平台作业面不得超出底脚。
2)立杆底部和平台立面应分别设置扫地杆、剪刀撑或斜撑,平台应用坚实木板满铺,并设置防护栏杆和登高扶梯。
10.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
1)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
2)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11.脚手架:
1)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
2)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
3)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
4)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时应作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
5)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
1)栏杆和挡脚板:脚手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倾覆、防坠落装置,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2)监护:脚手架升降时,应设专人对脚手架作业区域进行监护。
13.模板工程:
1)安全防护: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计算要求。
14.吊篮.:
1)吊篮产权单位应做好日常例保和记录。
2)悬挂机构: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选用钢材或其他适合的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挂设在单独设置的安全绳上,严禁安全绳与吊篮连接。
15.电梯井门:
1)电梯井门:施工单位对电梯井门应按定型化、工具化的要求设计制作,其高度应在15m至18m范围内。
2)安全平网:电梯井内不超过10m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16.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
1)防护栏杆:进行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屋面周围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
2)孔洞防护::屋面上的孔洞应加盖封严,短边尺寸大于15m时,孔洞周边也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
3)坡度安全措施: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作业时,应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
上一篇:旋转蒸发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一篇: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