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再生资源 > 正文

一种多功能水污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功能水污染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第1张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污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水污染处理是对水的污染采用工程和非工程的方法进行改善或消除的过程;水污染处理过程又是对水污染的补救处理过程,因此如何能较为便捷的进行水污染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污染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补水池和循环池,所述补水池内的水经过主管道和次管道进入至循环池内,补水池上部一侧设置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上设置阀门一,自来水管出口与浮球阀相连接,补水池底部与出水管道一相连通,出水管道一上设置球阀一;补水池下部一侧与出水管道二相连通,出水管道上依次设置球阀二、水泵一、止回阀一和球阀三,球阀二靠近出水管道二入口端,水泵一位于球阀二一侧,止回阀一位于水泵一一侧,球阀三位于止回阀一一侧;出水管道二与主管道相连通,主管道上设置衬胶蝶阀一,衬胶蝶阀一位于靠近出水管道二的一侧;主管道一侧与分支管一相连通,分支管一上设置衬胶蝶阀二,分支管一与水箱一上部一侧相连通,衬胶蝶阀二设置于水箱一一侧;水箱一底部一侧与分支管二相连通,分支管二上依次设置水泵二、压力计一、止回阀二和衬胶蝶阀三;主管道一侧还与分支管三相连通,分支管三上设置衬胶蝶阀四,分支管三与水箱二上部一侧相连通,衬胶蝶阀四设置于水箱二一侧,水箱二底部一侧与分支管四相连通,分支管四上依次设置水泵三、压力计二、止回阀三和衬胶蝶阀五;分支管二、分支管四的出口端与分支管五相连通,分支管五一侧与分支管六相连通,分支管六上依次设置衬胶蝶阀六和玻璃转子流量计一,分支管六一端与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相连接,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与沙过滤器一相连接;分支管五另一侧与分支管七相连通,分支管七上依次设置衬胶蝶阀七和玻璃转子流量计二,分支管七一端与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相连接,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与沙过滤器二相连接;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与排水管一相连接,排水管一上设置衬胶蝶阀八;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与排水管二相连接,排水管二上设置衬胶蝶阀九;排水管一与排水管二相交并形成交点o,在该交点o处排水管一与排水管二均与排水管三相连通,排水管三上设置止回阀三;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还与分支管八相连接,分支管八上设置衬胶蝶阀十;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还与分支管九相连接,分支管九上设置衬胶蝶阀门十一;分支管八和分支管九均与分支管十相连通,主管道和分支管十均与次管道相连通;次管道一侧设置消毒部;消毒部包括消毒管道、消毒管道球阀一、次氯酸钠发生器一、次氯酸钠发生器二、消毒管道球阀二、加药接口、加药泵和药剂混合桶,消毒管道呈“凵”状,消毒管道两端分别与次管道相连通,消毒管道上依次设置消毒管道球阀一、次氯酸钠发生器一、次氯酸钠发生器二、消毒管道球阀二,药剂混合桶位于消毒管道一侧,药剂混合桶与加药泵相连接,加药泵通过加药接口与消毒管道一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与分支管十相交处设置有主管球阀一、球阀二、ph探头和orp探头,主管球阀一靠近分支管十设置,orp探头设置于主管球阀一一侧,ph探头设置于orp探头一侧,ph探头靠近球阀二。

优选的所述次管道上设置次管道衬胶蝶阀,次管道衬胶蝶阀位于消毒管道内侧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次管道上还设置次管道止回阀,次管道止回阀位于远离消毒管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次管道出口与储水池一底部的进水口相连接,储水池一底部还设置储水池排水口一,储水池排水口一与储水池排水管一相连接,储水池排水管一上设置储水池衬胶蝶阀,储水池排水管一与主管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水池一位于循环池上部位置处,循环池底部设置循环池排水口,循环池排水管上部开口与循环池排水口相连接,循环池排水管下部出口与主管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上设置主管道衬胶蝶阀,主管道衬胶蝶阀位于循环池排水管和储水池排水管一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能够进行有效的水污染处理,其一方面能够实现对循环池内进行补水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能实现对循环池内的水进行消毒等处理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在补水中同时进行水的消毒,提高了循环池内水的品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水污染处理装置,包括补水池100和循环池200,补水池100内的水经过主管道106和次管道114进入至循环池200内,循环池200内存储相对具有一定污染程度的水,而补水池100用于及时补充循环池200内的水避免循环池200内的水用尽,补水池100上部一侧设置自来水管101,自来水管101上设置阀门一102,自来水管101出口与浮球阀103相连接,浮球阀103可以根据补水池100内的水位进行补水,避免补水池100内的水位过低,补水池100底部与出水管道一104相连通,出水管道一104上设置球阀一1041;出水管道一104用于补水池100内多余或浑浊的水的排出;

补水池100下部一侧与出水管道二105相连通,出水管道105上依次设置球阀二1051、水泵一1052、止回阀一1053和球阀三1054,球阀二1051靠近出水管道二105入口端,水泵一1052位于球阀二1051一侧,止回阀一1053位于水泵一1052一侧,球阀三1054位于止回阀一1053一侧。水泵一1052用于保证出水管道二105内的水压在合适的范围内,球阀二1051、止回阀一1053和球阀三1054用于及时控制出水管道二105内水流的流出量。

出水管道二105与主管道106相连通,主管道106上设置衬胶蝶阀一1061,衬胶蝶阀一1061位于靠近出水管道二105的一侧;衬胶蝶阀一1061用于控制主管道106上的水流的运行。

主管道106一侧与分支管一107相连通,分支管一107上设置衬胶蝶阀二1071,分支管一107与水箱一1072上部一侧相连通,衬胶蝶阀二1071设置于水箱一1072一侧;水箱一1072底部一侧与分支管二108相连通,分支管二108上依次设置水泵二1081、压力计一1082、止回阀二1083和衬胶蝶阀三1084;

主管道106一侧还与分支管三109相连通,分支管三109上设置衬胶蝶阀四1091,分支管三109与水箱二1092上部一侧相连通,衬胶蝶阀四1091设置于水箱二1092一侧,水箱二1092底部一侧与分支管四110相连通,分支管四110上依次设置水泵三1101、压力计二1102、止回阀三1103和衬胶蝶阀五1104;

分支管二108、分支管四110的出口端与分支管五111相连通,分支管五111一侧与分支管六112相连通,分支管六112上依次设置衬胶蝶阀六1121和玻璃转子流量计一1122,玻璃转子流量计一1122用于测量分支管六112内水的流量,分支管六112一端与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1123相连接,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1123与沙过滤器一1124相连接;

分支管五111另一侧与分支管七113相连通,分支管七113上依次设置衬胶蝶阀七1131和玻璃转子流量计二1132,玻璃转子流量计二1132用于测量分支管七113内的水的流量,分支管七113一端与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1133相连接,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1133与沙过滤器二1134相连接。

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1123与排水管一1125相连接,排水管一1125上设置衬胶蝶阀八11251,

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1133与排水管二1135相连接,排水管二1135上设置衬胶蝶阀九11351;

排水管一1125与排水管二1135相交并形成交点o,在该交点o处排水管一1125与排水管二1135均与排水管三1136相连通,排水管三1136上设置止回阀三11361;排水管三1136将水排至集水井中。

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一1123还与分支管八1126相连接,分支管八1126上设置衬胶蝶阀十11261;

过滤器反冲控制阀二1133还与分支管九1136相连接,分支管九1136上设置衬胶蝶阀门十一11361;

分支管八1126和分支管九1136均与分支管十1137相连通,

主管道106与分支管十1137相交处设置有主管球阀一10601、球阀二10602、ph探头10603和orp探头10604,主管球阀一10601靠近分支管十1137设置,orp探头10604设置于主管球阀一10601一侧,ph探头10603设置于orp探头10604一侧,ph探头10603靠近球阀二10602;

主管道106和分支管十1137均与次管道114相连通;次管道114一侧设置消毒部115;

消毒部115包括消毒管道1151、消毒管道球阀一1152、次氯酸钠发生器一1153、次氯酸钠发生器二1154、消毒管道球阀二1155、加药接口1156、加药泵1157和药剂混合桶1158,消毒管道1151呈“凵”状,消毒管道1151两端分别与次管道114相连通,消毒管道1151上依次设置消毒管道球阀一1152、次氯酸钠发生器一1153、次氯酸钠发生器二1154、消毒管道球阀二1155,药剂混合桶1158位于消毒管道1151一侧,药剂混合桶1158与加药泵1157相连接,加药泵1157通过加药接口1156与消毒管道1151一侧相连接。

次管道114上设置次管道衬胶蝶阀1141,次管道衬胶蝶阀1141位于消毒管道1151内侧位置处。

次管道114上还设置次管道止回阀1142,次管道止回阀1142位于远离消毒管道1151的一侧。

次管道114出口与储水池一116底部的进水口相连接,储水池一116底部还设置储水池排水口一1161,储水池排水口一1161与储水池排水管一1162相连接,储水池排水管一1162上设置储水池衬胶蝶阀1163,储水池排水管一1162与主管道106相连通。

储水池一116位于循环池200上部位置处,循环池200底部设置循环池排水口201,循环池排水管202上部开口与循环池排水口201相连接,循环池排水管202下部出口与主管道106相连接。

主管道106上设置主管道衬胶蝶阀203,主管道衬胶蝶阀203位于循环池排水管202和储水池排水管一1162之间。

使用时补水池100通过出水管道二105将补水池100内的水送入至主管道106输送,然后经过分支管一107、分支管二108和分支管六112流入至沙过滤器一1124内,并同时经过分支管三109、分支管四110和分支管七113进入至沙过滤器二1134内,经过沙过滤器一1124、沙过滤器二1134处理的水经由分支管十1137进入至次管道114内,此时主管球阀一10601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测定水体时可以打开主管球阀一10601关闭球阀二10602,通过ph探头10603设置于orp探头10604进行水质的测定,当水质符合要求时,打开次管道衬胶蝶阀1141,此时关闭消毒管道球阀一1152,则进入至次管道114内的水可直接可进入至储水池一116内,若关闭次管道衬胶蝶阀1141,打开消毒管道球阀一1152和消毒管道球阀二1155则次管道114内的水经过次氯酸钠发生器一1153、次氯酸钠发生器二1154进行消毒等处理,打开次管道止回阀1142则主管道106的水进入至储水池一116内并最终供给循环池20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你可能想看: